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法宣传 | 主播诈骗300万元被判刑!集美们,请警惕直播间诈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法宣传 | 主播诈骗300万元被判刑!集美们,请警惕直播间诈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04374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1508万人把直播当成主业。直播入行门槛低、从业方式灵活、看起来赚钱轻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该行业。其中,不乏为了流量无底线演剧本、立人设的从业人员。

相关案件

2021年7月,陈先生在短视频平台偶然刷到主播刘某,其正在直播间讲述关于人文历史的内容,随后陈先生通过直播间添加了刘某的微信并加入刘某粉丝群“中华历史群”。刘某在直播间以及粉丝群中常常“不经意”流露出富有的生活状态,还在群里发上千元的红包,给粉丝邮寄水果。在这样的互动下,陈先生等人十分相信这位满腹经纶、身价不菲的主播。

没过多久,刘某便以生病要买进口药为理由向陈先生借钱。为了打消陈先生的疑虑,刘某解释称自己因直播违规、参与过网络赌博等导致银行卡暂时被冻结,并表示自己有一块价值一个亿的地抵押在银行,而且很快抵押到期,到时即可从银行取钱归还,于是陈先生便相信刘某。

此后,刘某经常以需要还信用卡、给员工发工资等理由,向陈先生求助。由于刘某前期“人设”打造得扎实,加上陈先生与刘某互动期间,也偿还了部分钱款,因此基于对刘某的信任,陈先生多次向他转账。

“母亲去世需要支付墓地尾款。”听到刘某焦急而伤心的语气,陈先生没多想,便转账给刘某。但按照刘某所说,其母亲出殡那天他仍在直播,这件事引起陈先生怀疑,感到自己可能遇到了诈骗。于是陈先生便联系群里的其他人,这才发现刘某用同样的理由向很多粉丝借钱,均未归还,于是陈先生报警。2023年1月,警方将刘某传唤到案接受调查,其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法律解读

经过检察官审查,真相浮出水面。刘某在网络直播时,谎称自己名下有多套房产、私人飞机等,使人误认为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后以看病、买进口药等名义,骗取不特定多数人的财物达300余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2024年6月,经金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刘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直播作为新生业态,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直播内容和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难以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因此应理性看待直播内容,谨慎通过网络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尤其是在涉及金钱往来的方面。

直播时常见的诈骗手段

在网络直播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充值打赏、推广引流等功能,打着恋爱交友、连麦PK直播卖货等幌子骗取钱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恋爱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以“网络主播”身份打着恋爱、交友等幌子,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将受害人引流至直播间内观看直播,并通过线下见面等暗示一步步诱使受害人陷入桃色陷阱,让其在直播间充值送礼或帮助打败对手赢得PK,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虚假网络购物类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发布所谓“优质”商品,其中不乏一些保健品、收藏品,吸引受害人购买,进而通过虚假链接、以次充好、虚假发货等方式骗取钱款,并且直播间内所谓“观众”大部分都是骗子的“马甲”。除了帮助营造商品热销紧俏的氛围外,一旦发现对直播发表不利言论的观众,就立马禁言、踢出直播间。

直播售课类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渴望快速收益的心理,通过直播平台发布账号运营、直播带货等“卖课”信息,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起初,诈骗分子会收取小额“买课”费,让受害人正常观看回放课程,或发送一些临时链接以供学习,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增加信任时,再诱使受害人支付大额“买课”费后将其拉黑删除。

投资认购类

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大量视频吸引目标人群,虚构产品、商品价值,一步步诱导客户消费购买实物。例如近期常见的“玉石直播”类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直播开翡翠玉石、辅以水军炒作并承诺“升值”后高价回收或帮助转卖,吸引受害人投资认购,从而骗取钱财。

直播引流类

引流团伙通过购买、控制大量短视频平台账号,发布提前制作好的相关视频和引流二维码,再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增加曝光率,吸引用户前往其他平台或添加客服联系方式,客服则不断通过话术层层设套,获取用户信任,进而实施刷单诈骗、裸聊诈骗等。

如何应对网络诈骗

如果不幸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 保持冷静,立即停止交易
    当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试图与骗子进行更多的交流或交易。立即停止与骗子的任何联系,并关闭与诈骗相关的账户或应用。

  2. 收集证据,记录诈骗过程
    在停止交易后,你需要立即收集与诈骗相关的证据。这包括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电话录音等。确保这些证据清晰、完整,以便后续向警方报案或向相关机构求助。

  3. 立即报警,配合警方调查
    收集完证据后,你需要立即报警。向警方详细描述受骗过程,并提供你所收集到的证据。警方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并为你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4. 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被骗资金
    如果你已经向骗子转账或支付了费用,那么你需要立即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请求他们协助你冻结被骗资金。同时,你也可以向这些机构咨询如何追回被骗资金。

  5. 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再次受骗
    在经历了一次网络诈骗后,你需要更加警惕和谨慎。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学会识别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同时,你也可以关注一些反网络诈骗的公众号或网站,获取更多的防骗知识和技巧。

预防诈骗小贴士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并善用反诈工具进行咨询。如果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且抓获犯罪嫌疑人,被骗的钱财是有可能追回来的。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