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梯田管理大师”上岗:新型小农机助力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梯田管理大师”上岗:新型小农机助力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4361

我国一共有6亿多亩丘陵山地,占据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常用的传统大型农机并不适合这些地形复杂的耕地。今年,一批刚研制下线的新型小农机的样机来到甘肃定西的梯田里,在这里播种马铃薯。这些新型农机表现如何?跟记者去田里看看。

甘肃定西是我国马铃薯的核心产区,在这里的大片梯田,耕种主要依靠两种方式:
一部分靠人工耕种,成本高;
一部分靠普通农机,但受制于地块小,施展不开、效率上不来。
因此,能匹配梯田种植的小农机成了这里农业生产的最大短板。

今年春耕前,甘肃向全省22个试点县区投放了首批丘陵山地专用轮式拖拉机,它们都是省内外多家企业的最新成果。在定西市安定区,李聚东的合作社今年收到了五台新款小型拖拉机和一批播种机。

开始耕作前,要先把农机开上山。从海拔1600米的合作社出发,到海拔1700多米的梯田终点,落差超过百米,盘山路程更是长达十公里。

如果说上山难只是第一道门槛,那么在梯田耕作的另一个难题,就是空间利用率太低。一路走上来,我们看到每一块梯田的形状都不尽相同,在地边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种植户们还要留出一些空地。这意味着,可种植的土地面积又减少了一些。

梯田作业,路窄坡陡,大型机械无路可走,小型机械才能顺利抵达。抵达之后,在播种过程中,新型小农机与以往的农机相比有什么优势?在不规则的梯田里作业,会遇到哪些不一样的考验呢?

在蹲点采访的几天里,记者看到了两拨穿衣风格明显不同的人群——试驾和讨论驾驶体验的农机手们,以及农机制造厂商的技术专家。他们正在梯田上进行小农机的实战测试。他们说,这批小农机最出彩的功能,就是整机的中间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弯折,俗称:扭腰。

小农机的中间,实现了一个“扭腰”的功能。如果这个时候从空中看,它画出的这个圆明显要小于之前农机画出的圆。这也是小农机登上丘陵梯田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能够在更加局促的空间内闪展腾挪。

小农机利用空间的能力,也体现在每一垄之间。他们的轮距从原先的1.3米瘦身至1.1米。这意味着,原本只能种植5行土豆的宽度,现在却能够容纳6行。这小小的变化,却能让每亩土豆产量增加600斤。

同时,加载的北斗模块,也让小农机能够种好每一层都不规则的田块,让种植形状贴合地形。

在甘肃定西,还有一些一亩左右的小田块,这些更小的梯田,连小农机都上不去,那该怎么种呢?针对农民实际所需,当地本土的小农机企业加快研发,推出了更轻简的装备,让上山种地更轻松。

在定西这家小型农机制造企业里,记者看到一排排更小更轻便的手扶式农机。与以往常见的手扶式旋耕机不同,他们生产的是各类作物的手扶式播种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当地,梯田上还有不少大小不超过1亩的田块。这些土地的播种环节还处在最粗放的阶段,用人工手撒种子。不仅劳动强度大,出苗质量也不好。而他们研发的手扶式播种机,体型更小,还考虑到如何省力,加入了一些贴心的小设计。

转弯可以轻松抬起,直线前进时,还有多档动力可以调节,最大程度降低了体力消耗。而这样的小农机,还可以实现精量播种。

据了解,甘肃省将用两年时间,在31个县区共投放1598台小型短板农机具。

放眼全国,约2.8亿亩的梯田总面积,占耕地总量的14%左右,遍布全国27个省市、1708个县。未来,随着更多小农机的投入使用,这些土地的种植效益将不断提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贡献更多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