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康熙晚年政治生涯的波动起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康熙晚年政治生涯的波动起伏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00106/

在清朝十二帝中,唯独崇敬康熙帝一人而已。这位超长待机的皇帝,自从在位起便励精图治,解决了清廷的内忧外患,开启了康乾盛世。然而,康熙备受诟病的是他在晚年时,废黜了皇太子胤礽,导致了后来的九子夺嫡,兄弟阋墙的惨剧发生。细数康熙晚年,可以发现这位“千古一帝”的许多政治决策影响了他的口碑,令人感慨不已。

《圣人的迟暮》围绕着康熙最后二十年的政治生涯,通过废嫡、争储、遗诏、钱粮亏空、六下江南、征讨准噶尔部等历史事件,重现康熙统治时期帝国的政治变迁。

自从康熙二十一年起,在漠南之地的木兰围场(今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都会举行一次规模庞大的行猎,也称之为木兰秋狝。这种行猎活动不仅体现了康熙帝玄烨骨子里的游牧民族印记,还可以达到练兵、巩固满蒙同盟的政治目的。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木兰秋狝上,却发生了一个令帝国震惊的大事,康熙帝居然废黜了皇太子胤礽。

胤礽的废黜背后,有着因果的必然性,也有着命运的偶然,这位在三藩之乱中被册立的皇太子,原本是为了稳定国本而采取的政治手段,但也绝不能否认康熙对他的认可和喜爱。然而,胤礽生性凉薄,多次无视父子亲情和兄弟情义,随着康熙的年纪渐长,这一点逐渐成为了埋在康熙帝心底的一根刺。

自从八岁登基为帝,康熙帝对外灭南明,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击退沙俄,征讨准噶尔部;在内部加强皇帝集权,实行更民田,废除圈地令,减免赋税,轻徭役,治理水利,尊孔崇儒,接纳西方文化。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不仅为了帝国的强大,也是在用这种方式追求大清天下正统的资格。

胤礽的性格特点,无疑给帝国的未来带来了某种隐患。然而,这一切并非全都是胤礽的问题,胤礽的生母死于生育时的难产,这使得他成为唯一的嫡子,但同时也失去了母亲的关爱。在康熙的溺爱下,导致了胤礽性格的偏执和凉薄,康熙对诸位皇子势力的放纵,也让胤礽在政治前途上变得举步维艰起来。康熙帝一生共有三十五子,阿哥有二十四个,废嫡意味着新的政治斗争开始了,而这这是康熙晚年政治乱局的开端。

康熙的功绩毋庸赘言,但他在晚年的种种举动,体现了他明君背后真实的一面,儿子们的争斗让他感到厌烦,准噶尔的叛乱让他忧心忡忡。这个操劳了半生的老人,终究在晚年走下了神坛,走向了迟暮。无论是对八爷党的打压,还是有意培植十四阿哥,康熙真正的意图,或许只有后世才能读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