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武侠小说家黄鹰:全能鬼才,沈胜衣和云飞扬让其名声大噪,《僵尸先生》致其惨死
悲剧武侠小说家黄鹰:全能鬼才,沈胜衣和云飞扬让其名声大噪,《僵尸先生》致其惨死
他给古龙代笔武侠小说,创造出经典僵尸片和电视剧,却被命运捉弄,英年早逝,以悲剧而结局,成为武侠文坛上的一个永远遗憾,让人无比唏嘘。
关于黄鹰的死亡原因,官方消息称是死于脑溢血。时隔七年后,1999年,萧若元接受周刊采访时揭出真相——90年代,黄鹰拍摄“僵尸电影”资金不济借了高利贷,后来却血本无归,因而被追债的人打死在家中。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也证实了黄鹰借高利贷被打致死这一说法。
黄鹰(1948.10.27~1991.10.29),本名黄海明,另有笔名卢令、凌霄,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是武侠小说界的传奇人物。黄鹰原籍广东中山,生于北京,童年至港。
以给古龙续写《惊魂六记》而成名,其创作风格受古龙影响颇深,一生创作小说80余部,代表作有《沈胜衣传奇》系列、《云飞扬传奇》系列等,与西门丁、龙乘风合称“香港武侠三剑客”。
黄鹰1966年18岁时即开始翻译日本小说;1969年10月创作武侠小说处女作《七步断魂针》;1974年26岁开始创作《沈胜衣传奇》系列;1975年续写古龙《血鹦鹉》(“惊魂六记”之一,其后五记皆为黄鹰作品),居然似模似样,以假乱真,得到读者认可,遂以此成名;1979年黄鹰被萧若元招揽到香港丽的电视台联合制作《天蚕变》电视剧,《天蚕变》大获成功,收视率非常高,成为当时的收视神话,影响力也是一直流传。
然后,黄鹰根据《天蚕变》的剧本改写了小说,推出了《天蚕变》小说和《天龙诀》(云飞扬外传),成为黄鹰的代表作之一。
据倪匡言,黄鹰性格温和、内向,他外形绝佳,大可以在电影方面,由幕后走到幕前,自编自导自演一番。
1980年创作电影剧本《贼赃》,之后又陆续创作出数十部电影剧本,并涉足出品人、监制、导演等职业。一手操刀电影《僵尸先生》以其“鬼才”风靡了大江南北,引领了香港僵尸片潮流。有“僵尸惊笑”系列小说《僵尸先生》、《中国第一具僵尸》、《僵尸翻生》、《魔高一丈》,与余无语并列“鬼王”;《僵尸先生》出版后曾受倪匡的好评。
后期黄鹰眼见僵尸片相继开拍上映,以为僵尸鬼片即将复兴,看不透这是港片蜂拥滥拍即将搞坏市场的回光返照,居然借高利贷去拍电影《僵尸学堂》。不料电影亏本,拖欠龙虎武师薪资,被殴重伤,加上后期身体和精神上劳累过度,最后惨死家中,直到一个星期后尸体发臭才被发现!
黄鹰写了很多的武侠小说,但最好的知名度最高的也就是《天蚕变》系列和《沈胜衣》系列,这两个系列足以让他在诸多武侠小说名家中占据一席之地。《天蚕变》让人认识了云飞扬,《沈胜衣》让人记住了沈胜衣,从此武侠世界多了两个经典武侠人物,沈胜衣和云飞扬。特别是《天蚕变》中的云飞扬,几乎无人不知。这个角色不但捧红了徐少强,也让黄鹰成名。
但是,据同为“香港武侠三剑客”的西门丁言,“天蚕变”及“云飞扬”严格来说,不是黄鹰的创作。《天蚕变》的故事框架出自丽的电视创作总监萧若元之手,但萧若元在电台上坦承该故事桥段偷自墨余生的《明驼千里》;细节由一众编剧集体创作,黄鹰执笔;云飞扬也是集体创作。看来唯有《大侠沈胜衣》系列算是黄鹰真正的代表作了。
大侠沈胜衣,翩然君子,一诺千金,有香帅之风!如今提起《大侠沈胜衣》,许多武侠小说爱好者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黄鹰的名字,和云飞扬一样,沈胜衣已经是黄鹰的代名词。沈胜衣的名字来源于苏轼的名句“沈郎腰瘦不胜衣”,形容他身材高瘦,似柔弱不经衣,彷佛连衣服穿在身上都没办法负荷的样子。
据黄鹰自己言,最初他(沈胜衣)是一个力求上进的青年,其后为了一个女人,变成了一个杀手,内心充满了悲伤、歉疚、愤怒,到他变成了一个侠客,亦是有时漫不经心,吊儿郎当,有时却变得很积极,主动去解决很多困难。沈胜衣这个角色身上明显有楚留香和陆小凤的影子,他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七尺长短身材,爱穿白衣,散发披肩,惯用左手剑,十八岁时就战平了“一怒杀龙手”祖惊虹,年纪轻轻便打败金丝燕、柳眉儿、雪衣娘、满天星、拥剑公子江南五大高手,典型的少年得志。
后来中秋夜“一个月饼引发的血案”,「银剑杀手」孙羽出现于江湖,一场《银剑恨》似的沈胜衣开始了放逐于江湖的人生,于是便有了“沈胜衣传奇系列”20多个故事:《十三杀手》、《白蜘蛛》、《相思夫人》、《画眉鸟》、《凤凰劫》、《无肠公子》、《天刀》、《鬼箫》、《红蝙蝠》、《骷髅杀手》、《地狱刺客》、《黄金魔神像》、《追猎八百里》、《七夜勾魂》、《银狼》、《死亡鸟》、《玉蜻蜓》、《屠龙》、《血蝙蝠》、《鬼血幽灵》、《无双谱》、《销魂令》、《风神七戒》、《风雷引》、《魔刀》、《雷霆千里》......
因为黄鹰翻译了不少东洋小说,在创作武侠小说灵感枯竭时就把翻译的这些推理小说纳为己用,其中《妖魂》、《鬼萧》就是是借鉴了日本小说家横沟正史的小说。至于是抄袭还是借鉴,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虽然在模仿古龙风格的众多武侠小说作家中,给古龙代笔的作家里,黄鹰是最认真的,是公认传承「古龙风格」最逼真、最传神的武侠名家,但是“沈胜衣传奇系列”武侠小说依然和古龙精品武侠小说有着不小的差距。
龙乘风对黄鹰是真的好
据西门丁言,从性格上,其实龙乘风更能使人喜欢,黄鹰属于比较内向的。龙乘风的性格其实很武侠化。
黄鹰在德宝电影公司遇到创作困难时,请龙去帮忙,他二话不说抛下手上的稿件,就去帮他。我(西门丁)曾劝他电影导演都是武师出身,本身既无文化,又看不起编剧,最好先谈好条件。他说我是去帮大师兄的(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我说既然如此,又何须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果然分文报酬都拿不到,龙乘风帮过黄鹰很多次也替黄鹰写过报纸连载,但黄鹰那时候连茶都没有请龙乘风喝过,但龙乘风却毫不在意。正因为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以后方会为其作保向小吕(台湾大然出版社老板)借钱!
说吕家父子仗义,是有所根据,龙乘风开出版社,被职员亏空公款,周转不开时,先后向小吕借下巨资(听其口气,似在港币百万之数)。黄鹰拍“僵尸学堂”欠下龙虎武师薪酬,黄鹰求助龙乘风,龙漏夜电求小吕代借50万港币,由其作担保。斯时小吕景况已不大妙,但次早仍透过“地下钱庄”先电汇30万(或20万,准确数字已忘),唯仍救不了黄鹰。事后龙乘风根本无法还债,不久之后他夫妇避难台湾,囊中羞涩,求助小吕资助饭钱。小吕已面对窘境,依然慨然解囊。(上述之事,直至黄鹰死后,龙乘风失踪,小吕方告诉弟)。
黄鹰早年曾长期在环球出版社工作,署名卢令为该社出版的《武侠世界》杂志期刊画插图,画风简洁利落,颇具功力,空闲时间便是伏案看书,他所看的全是武侠小说,是最忠实的武侠小说迷。其小说作品亦基本由环球旗下武林出版社出版。
他给古龙代笔武侠小说,创造出经典僵尸片和电视剧,却被命运捉弄,以悲剧而结局,让人无比唏嘘。
附录:写在沈胜衣传奇故事再版之前
沈郎腰瘦不胜衣
早在五年前,我下定决心,以写作为终生的职业,当时,已经有《银剑恨》的腹稿,却为主角的姓名大伤脑筋,拟了很多个都觉得不是味道,偶然省起有“沈郎腰瘦不胜衣”这么的一句,才有了主意。下笔的时候,却也难免为“腰瘦”这两个字影响,于是这个沈胜衣的身材,当然就不会是熊腰虎背那一种,轻功应该就与身材成正比,所以这个沈胜衣的轻功当然就很不错的了。
作为主角,一个高手,少不免要有些威风的事迹,所以我又拟了“一怒杀龙手”祖惊虹这个江湖前辈,既名惊虹,当然就是用剑,而且用得当然有如闪电惊虹一样,最厉害的,却还是以左手来用剑。沈胜衣十八岁就去挑战祖惊虹,以这个年纪,功力当然还不够,所以只安排他与祖惊虹战成平手,不过也是用左手,这比起一般的武林高手,应该就胜一筹。这一战当然没有写在《银剑恨》之内,否则就会变成轻重倒置、喧宾夺主,也因此,少不免要另外安排几个高手败于他的剑下,那就是金丝燕、柳眉儿、雪衣娘、满天星、拥剑公子等所谓江南五大高手,那五战当然也一样没有写于《银剑恨》之内,不过有这五大高手来衬托,这个主角已经够厉害的了。金丝燕、柳眉儿、雪衣娘是三种鸟儿的名称,拥剑公子也就是蟛蜞的外号,只有满天星才有些武侠小说的味道,从这些名字看来,不难发现只是胡乱的堆上去,但后来,他们都有再出现,也算是有一个交待。好像这样辛苦塑造出来的一个人,若是只写一篇中篇小说,是不是有些可惜?还有沈胜衣这个姓名,也实在可爱,所以《银剑恨》之后,我写了二十多篇小说,都是以这个人为主角,这就是沈胜衣传奇故事的来因。二十三四年纪,七尺长短身材,散发披肩,左手剑,自《银剑恨》开始,也就成了沈胜衣的特征。
怎样的一个人
七九年年初,香港丽的电视公司开拍沈胜衣传奇故事,在开拍之前,问及我有关这个人的性格,我当时实在回答不出来。只因为这个人的性格实在太复杂。最初他是一个力求上进的青年,其后为了一个女人,变成了一个杀手,内心充满了悲伤、歉疚、愤怒,到他变成了一个侠客,亦是有时漫不经心,吊儿郎当,有时却变得很积极,主动去解决很多困难。他的性格因环境、因事情、因年纪,往往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時甚至随我写作的心情而变化。不变的,只是他的侠义之心,及他对朋友的忠诚,所以他很多时候都吃亏。他的朋友并非每一个都是好人。总而言之,这个人并不是一般武侠小说所写的那种典型的英雄,却真还不错,大多的时候很洒脱,有点幽默感,不太讨人厌。
将来
沈胜衣传奇故事,先后已经有二十多篇,大部分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对个人写作的心情却没有多大的影响。个人是为写小说而写小说,所以沈胜衣传奇故事一定会写下去。值得忧虑的,只是这种以一个人物为重心的小说持续下去,重心不难会旁落,到时候,重要的已不再是沈胜衣这个人,而是所发生的事,吸引读者的不再是人物的性格,而是桥段的曲折了。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二日 黄鹰
参考资料:
港影资料《编剧、作家黄鹰》;震煌昀庭博文《诸葛慕云问答西门丁》;倪匡《小朋友黄鹰》;黄鹰《沈郎腰瘦不胜衣:写在沈胜衣传奇故事再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