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哪吒一样“调皮捣蛋”?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孩子像哪吒一样“调皮捣蛋”?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出海征战”的小哪吒大杀四方
海外票房破亿
总票房已破127亿
成功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当哪吒在荧幕前飞天遁地时
现实中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上课坐不住
创意无限却被称为“捣蛋鬼”
内心渴望被认可却总是以叛逆示人
这些孩子可能患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但他们并不是“魔丸”
可能是一颗颗需要被看见的“灵珠”
当孩子像哪吒般“闹海”:
识别ADHD的重要信号
电影中的哪吒冲动、多动、情绪容易爆发,恰似ADHD孩子的真实写照。若您的孩子长期存在以下表现,请引起重视:
① 注意力分散:上课或写作业时经常走神,书桌像被“风火轮”扫过般杂乱不堪。周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无法专注到他需要做的事情。
② 多动与冲动:手脚不停晃动,如哪吒的“混天绫”总在翻腾。经常脱口而出打断别人说话,或者行为唐突,未经思考便急于行动,因此常常闯祸。
③ 情绪失调:前一秒欢笑如“灵珠”闪耀,下一秒因小事暴怒如“魔丸”觉醒;情绪易激惹,畏难情绪明显,经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
我们要清楚,ADHD实际上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据研究统计,我国ADHD患病率为6.4%,估算下来有2300万的儿童青少年深受其扰,这些孩子并非有意“调皮”或“懒惰”,而是大脑的执行功能受损的表现。就像哪吒的“天劫咒”,孩子正与ADHD这个疾病做斗争,孩子们最需要您的包容、理解与支持,而非一味地抱怨和指责。
做孩子的“李靖与殷夫人”:
将无条件接纳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哪吒能逆天改命,离不开父母“纵使三界不容,我亦与你并肩”的坚定支持。面对ADHD孩子,您也可以这样做:
① 拆掉“成见大山”:从撕掉标签到真正理解
我们不要总说:“你怎么又闯祸?”而是改为:“我注意到你今天在控制情绪方面真的已经很努力了,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不那么完美,但你的这份进步,已经非常值得我为你鼓掌喝彩了!”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客观的“行为描述”来取代主观的道德评判,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即便他们犯了错误,也是可以改正的,而他们自身的价值,永远不会因此而改变。
② 打造“山河社稷图”:为孩子提供结构化支持和积极反馈
任务拆解+劳逸结合:将“写完数学和语文作业”拆分为“10分钟攻克20道数学计算题→5分钟休息→15分钟背诵古诗→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像太乙真人一样,用闯关游戏激发学习动力。
努力可视化+奖励机制:用彩色便利贴列出每日清单,完成一项贴一颗“灵珠”贴纸,积累之后还可以兑换孩子喜欢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不断积累成就感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③ 修炼“三头六臂”:构建家校医协同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重视与教师的沟通:我们家长可以主动分享孩子的特点,协商座位调整、分段完成作业等个性化方案。
积极加入支持团体:我们也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还能在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中,彼此赋能。
寻求专业帮助:ADHD诊断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案越早实施效果越好。
④ 重视每日“踢毽子时间”:用亲子情感联结筑牢育儿根基
我们可以学殷夫人那样,每天留15分钟专注陪伴孩子:不要急于说教,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哪怕孩子只是吐槽学校琐事。而且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无声的肢体语言或许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充满鼓励的击掌,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深深的爱与支持。
从“魔丸”到“灵珠”:
我们要看见孩子的双面潜能
大家一定还记得,敖丙曾无比真诚地对哪吒说:“你本身就很好很好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ADHD孩子。
破坏力背后是创造力:课堂上乱涂乱画的孩子,可能是未来的艺术家;
多动背后是生命力:过剩的精力若引导至运动、舞蹈等领域,或许能绽放出惊人天赋;
叛逆背后是自主意识:那些“不服管”的瞬间,恰恰是独立思考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