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府穴:中医督脉重要穴位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府穴:中医督脉重要穴位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jlz365.com/jingluo/yuxue-350.html

风府穴是中医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后脑勺正中,枕骨下方凹陷处。这个穴位不仅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也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府穴的定位、功效、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禁忌,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穴位。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府穴属于督脉,是督脉与阳维脉、足太阳经的交汇点。它具有息风、醒神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是治疗内外风证的重要穴位。临床上常采用泻法进行治疗。

历史渊源

本穴最早记载于《灵枢•本输》。其名称来源于其位置和功能:位于头项部,易受风邪侵袭;能治疗各种风疾。此外,它还有多个别名,如“舌本”“惺惺”“鬼枕”“鬼林”“曹溪”“热府”。

主要功效

  1. 治疗伤风感冒:风府穴是治疗伤风感冒的有效穴位。《计灸资生经》记载:“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古人每护之。”因此,易感冒者应加强此处防护。若已伤风,可在此处针刺发汗解表,宣散表邪。临床常与风池、合谷、大椎等穴配合使用,以祛风疏邪。

  2. 治疗面瘫、头痛、颈项痛、眩晕:《内经》指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故头风头痛、项强恶风、眩晕、面瘫等症多由风邪侵袭所致。历代医籍均记载了风府穴治疗颈项疾患的疗效。如《针灸甲乙经》记载:“主……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针灸大成》记载:“昔魏武帝患风伤项急,华佗治此穴得效。”

  3. 治疗下肢痿痹:《肘后歌》云:“腿脚有疾风府寻。”《针灸甲乙经》记载:“足不仁,刺风府。”这表明风府穴治疗下肢痿痹是古代针灸名家临床经验的总结。风府穴虽属督脉,但又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能调理足太阳之气血,对风邪所致的顽麻痛痹有奇效。

  4. 治疗神志疾患:风府穴归属督脉,内通于脑,具有镇静安神、醒脑开窍之功。临床可用于癫狂痫、癔病、神经官能症、昏迷、休克等症。

风府穴的主治范围

  • 中风、头痛、振寒汗出、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出血、咽喉肿痛
  • 镇静安神: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
  • 外风证:感冒,恶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 内风证:中风,头痛,耳鸣,耳聋
  • 下肢病症:半身不遂,足趾麻木

风府穴的准确位置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

针灸方法

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刺及到延髓。可灸,但较少用之。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按揉风府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能治疗颈项痛、头痛、鼻塞等疾病。

配伍应用

  • 头痛:风府配百会、太阳
  • 风寒感冒:风府配风池、大椎、合谷
  • 头晕头痛:风府配百合、风池
  • 角弓反张、筋脉拘急、口噤不开:风府配百合、印堂、人中、大椎、风池
  • 癫狂痫:风府配人中、合谷、少商、隐白
  • 头项强痛:风府配风池、天柱、昆仑
  • 中风舌强失语:风府配廉泉、金津、玉液
  • 小儿惊风:风府配风池、人中、太冲、合谷
  • 狂躁奔走,烦乱欲死: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

禁忌

风府穴深部为延髓,故禁深刺,一般针刺0.5〜1寸,针尖向下颌方向刺,缓慢刺入,若出现触电感并向四肢放射,应立即退针。

古籍摘要

  1. 《素问•骨空论第六十》: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2. 《素问•刺疟论第三十六》:先项背痛者,先刺之(指风池、风府、大抒、神道等穴位)。
  3.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固伤寒所自起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足不仁,刺风府。
  4. 《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5. 《通玄指要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
  6. 《席弘赋》: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7. 《玉龙歌》: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8.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9.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10. 《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应在承浆。
  11. 《针灸大成》卷七: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疸。
  12. 《针灸甲乙经》卷十:头痛项急,不得倾侧,目眩辇,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