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蚱蝉: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蚱蝉: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n.agropages.com/bcc/Bdetail-1414.htm

黑蚱蝉,又名黑蝉、蚱蝉、知了,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农业害虫。它主要危害多种果树,如苹果、梨、桃、李、杏等,其成虫刺吸枝条汁液,若虫则生活在土中,危害根部。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蚱蝉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成虫刺吸枝条汁液,并产卵于枝梢木质部内。造成枝条枯萎而死。若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根部汁液,削弱树势。

发生因素

  • 世代:4年或5年发生1代。
  • 越冬:以卵在枝条内或以若虫于土中越冬。
  • 时期:成虫6~9月份发生,7~8月份盛发,产卵于当年枝条木质部内,8月为产卵盛期,卵期10个月。6月若虫孵化落地入土为害树根,秋后转入深土层中越冬。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40~44mm,黑色,有光泽,局部密生金黄色细毛。头部具黄褐色斑纹。复眼大突出黄褐色,单眼黄褐微红。翅透明。雄腹部1~2节有鸣器,雌腹部无鸣器。
  • :近梭形,长2.5mm,乳白色渐变淡黄。
  • 若虫:初孵若虫体较细,长1mm,乳白色,至当年11月中旬体黄白色,体长8~10mm。第3年11月体黄褐色,体长30~37mm,头部、胸部粗大,与腹部宽几乎相等,翅芽较完整。

生活习性

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时,老龄若虫多在雨后的傍晚从土中爬出地面,顺树干爬行,当晚蜕皮羽化出成虫。成虫选择嫩梢产卵。经产卵受害枝条,产卵部位以上枝梢很快枯萎。枯枝内的卵须落到地面潮湿的地方才能孵化。初孵若虫在地面爬10分钟后钻入土中,吸食植物根系养分为生。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冬季修剪的带卵枯梢,集中堆放在水泥地上,使寄生蜂可羽化飞出。在树根盘覆麦草、麦糠,阻碍初孵若虫入土,妨碍老熟若虫出土。成虫发生期于晚间在树行间点火,摇动树干,诱集成虫扑火自焚。
  • 药剂防治:在若虫入土时,在被害株下喷浇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