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逐渐加重右下肢无力、肌萎缩4年半
老年男性,逐渐加重右下肢无力、肌萎缩4年半
周四上午,同事打电话说有个熟人,右下肢无力、肌萎缩4年半了,别处也看过,一直没明确诊断,他收住院后做了个肌点图也没找出原因来,是个疑难杂症,一定要我帮忙给看看。
查好房,去看病人,看到患者时,患者拄拐,行走时右下肢拖曳。询问病史,患者75岁男性,于2020.1出现右下肢无力,曾住院十余天,以“脑梗死”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出院后仍有右下肢无力。2020.4某日由坐位站起时突发头晕,右下肢无力,检查未果。后右下肢无力逐渐缓慢加重,并出现右下肢肌肉萎缩,及左下肢感觉欠佳,有发凉感。数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膝关节疼痛,伴有伸膝困难,外院查颈椎、腰椎椎间盘突出。2个月前症状进一步加重。追问患者自2020年开始出现解大便费力。
既往史:高血压,余无殊。
想想患者在外面看了4年半没能明确诊断,说明诊断有难度。那就自己查体吧。
神经科疾病讲究定位、定性诊断,尤其是疑难杂症,做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规范完成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是基础之基础。
如果没有做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规范完成定位、定性诊断,仅靠化验检查,有了阳性结果,运气好,有的病人可以明确诊断;运气不好,有的病人就会漏诊误诊;运气再不好,如果化验检查结果是阴性,医生也会傻眼了。
所以,咱们规范诊病流程,上查体:
神清语利,颅神经大致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4+级,左下肢5级,双下肢肌张力偏高,右下肢明显,左下肢腱反射++,右下肢腱反射+++,双下肢病理征+。胸2、胸6水平感觉平面,左侧躯体、左下肢感觉减退。右下肢大、小腿较左下肢大小腿偏细,肌肉萎缩明显。
这么多阳性体征表明患者疾病定位在脊髓,胸段为主,病灶范围比较广泛,可能是长节段脊髓病变,也可能多发病灶,有脊髓半切体征。
同事说病人在我们医院做过一个腰椎磁共振片子,没啥特别。我们神经科看病,一定要自己看片子,一起看看吧。
哇,太好了!有问题!
根据以往经验,脊髓信号如此,八九不离十。我心里有点笃定。请同事给病人完善脊髓磁共振平扫+增强。
第二天上班后看到新做的磁共振片子,诊断明确了。直接上片子:
综上,患者诊断可以明确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
关于本病,我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以前的科普文章()。
4年半的“疑难杂症”就这样明确诊断了。诊断过程好像有点缺乏仪式感!后续治疗就交给神经外科血管组了。给同事交待完后续治疗相关流程,我的任务完成了。
患者和家属很高兴,隔壁床的病人高兴地边说话边竖大拇指,同事也很高兴,我的小小的虚荣心又有了一点点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