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空军最神秘的战机:保密程度仅次于B2轰炸机,曾被误认为UFO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空军最神秘的战机:保密程度仅次于B2轰炸机,曾被误认为UFO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2/22/31918354_1119258774.shtml

U-2侦察机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神秘的武器系统之一,其保密程度仅次于B-2隐身轰炸机。这款飞机不仅性能恐怖,而且驾驶难度极高,曾被误认为UFO。那么,这款让美国空军又爱又恨的"黑寡妇"战机到底是谁?

神秘战机之前世今生

冷战开始后,美苏双方都想摸清对方的底细,不过当时还没有间谍卫星这么一种东西,所以这项艰巨的任务只能由侦察机来完成。当时美国就派出了自己的RB-29、RB-47侦察机来偷窥苏联,刚开始苏联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空军的防空工作存在着漏洞。不过当苏联加强防空方面的部署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1952年,苏联空军就在日本海上空,击落了一架RB-29侦察机。

在当时没有防空导弹的情况下,只要躲开升限16600米的米格17,美国空军的侦察机基本上就不会面临危险了,所以美国空军立项了一种70000尺升限,也就是23300米升限的侦察机,并于3架航空公司签订了研究合约。1954年1月,3家公司的设计出炉,分别是费柴尔德公司的单发M-195方案,飞行高度61400尺(20400米);贝尔公司的双发67型方案,该方案也就是后来短暂胜出的X-16方案,飞行高度63500尺(21180米),最后就是格伦·马丁公司的RB-57方案,飞行高度58500尺(19500米)。

其实,除了这三种设计方案外,美国航空界的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也提出过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在F104星式战斗机的基础上,减重并扩大战机的翼展,这就是著名的CL-282方案。1954年6月1日,美国空军否定CL-282方案并选定X-16和RB-57方案成为新型的高空侦察机,并于9月与贝尔飞机公司签订建造28架X-16的合约。不过同年的11月,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批准中情局接手CL-282项目,并要空军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一个月后,中情局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感光板计划”,就这样美国空军史上保密程度仅次于B2隐身轰炸机的项目就诞生了,同时也诞生了美国空军乃至世界空军史上最难驾驶的战机。

保密程度犹胜F22的战机

感光板计划签订以后,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夜以继日地工作,其设计师把设计办公室迁移到臭鼬工厂内,工程人员安排在离U-2生产线50英尺内的地方工作,首架原型机与1955年8月首飞成功。当时这架原型机并没有正式的代号,洛克希德公司称其为“Article 341”或“Angel”,就连试飞的地点也被隐匿的称为“大农场”,更过分的是这款侦察机直到1960年才被公开。看着那黝黑的身形,美国新闻界称其为“黑夫人”,而美国空军更喜欢称其为“蛟龙夫人”,鉴于这款战机难以驾驶的特点,飞行员更喜欢称它为“黑寡妇”。美国空军不愿意泄漏其侦察机的身份,所以未以侦察机“R”的序号来命名,最终选择了“Utility 2”(多用途二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U2侦察机。

从命名规则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U2在当时的情况下,保密程度的确可见一斑。U2R侦察机(改进型)长19.2米、翼展31.4米,空重7吨,航程8800公里。基本型U2的各项性能参数均小于改进型。其载油量高达4.3吨,最大起飞重量仅为13吨。使用了一台J57涡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830公里,巡航速度670公里/小时,其实用升限为24000米,但是它也能在27000米的高空进行巡航。U2侦察机安装有8台全自动照相机,还有4部电子侦察雷达信号接收机和无线电通信侦收机。相机所用的胶卷长3500米,能够把长200公里,宽5000米范围内的景物拍成4000张照片。据悉,U2侦察机12架次就能拍摄整个美国,苏联也仅需要30架次。在U-2强大的侦查能力面前,苏联不仅防空网变成了摆设,就连一些军事机密也无所遁形。那么这款美军最神秘的侦察机,为何被称为最难驾驶的战机,而且还被误认为UFO呢?

被误认的“UFO”

因为保密,U2侦察机的的训练只能安排在晚上,此时侦察机上的航灯在夜晚就格外的引人注目。不过,当时空军基地附近的民众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款神秘战机的存在,因此纷纷猜测发光的物体为UFO。最后,飞行员在驾驶这款战机时,需要跨过5道“鬼门关”,因此U2又被称为世界上最难驾驶的侦察机。

最难驾驶的侦察机

由于U2侦察机极为特殊的作战定位,它的设计非常注重减重和提升升力,所以U2不仅翼展很大,而且起落架也是前后并排,而非普通的前三点式。所以U2面临着起飞难,降落更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巡航高度超过20000米,所以飞行员在登机前、驾驶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生死考验。

首先,为了防止飞机因为并排的起落架而导致的姿态不稳、翼尖触地等问题,U-2起飞时需要在机翼下方安装一对辅助起落架,在滑跑中要还需要随时注意飞机所处的位置、姿态以及主起落架和辅助起落架的状态。由于主起落架均在飞行员的视野盲区,所以每次起飞时,机场都需要派出一辆跑得快的观察车,追逐观察U-2状态并报告飞行员,直到达到185km/h的起飞速度,飞机离地,观察员的任务才宣告结束。在降落时,由于缺少辅助起落架,所以飞行员和侦察机只能通过并排的起落架操控飞机停下,而且修长的机翼令U-2有跟滑翔机相似的飞行特性,对侧风极为敏感,并倾向于在跑道上飘浮,使得着陆非常困难。追在U2侦察机屁股后的地勤人员非常关注飞机的高度,当主起落架与地面相距2英尺时,接到通知的飞行员会展开翼上的扰流板以降低升力。着陆后,减速板展开来减慢飞机速度,并以一边的翼尖滑橇触地。当飞机彻底停下后,地勤人员再次安装上辅助起落架,U2才会自行滑到停机坪。因此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飞行员如果操作不当,将会有机毁人亡的可能。

其次,飞行员在登机前不仅要穿上类似航天服的压力服,而且还要提前1小时就开始吸纯氧,以此来避免减压病和跨越阿姆斯特朗界线。所谓的减压病是指由于压力的降低,溶解于血液中的氮气会释放出来,轻则关节疼痛,重则死亡。利用的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血液的特性,吸纯氧就能在正常的气压环境下将血液中的氮气给“洗出来”,如此便能避免减压症的出现。减压症最易出现在两种人身上,一是深海潜水员,二是航天员。潜水作业完毕的潜水员和即将走出空间站的航天员,基本上都需要进加压室和吸纯氧;

而阿姆斯特朗界线指的是19000米这一高度,因为超过这个高度时,水的沸点因低压而降低至37℃,而人体的体温就接近于这一温度,所以如果没有压力服提供的压力,飞行员就会出现血液沸腾的现象。曾经苏联3名宇航员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并没有穿戴航天服,不过返回舱因为破损而导致压力骤降,最终3名宇航员就因为缺氧和血液沸腾而牺牲了。

最后,U2侦察机的驾驶室并不是密封的,所以U2侦察机一旦上天,飞行员只能靠压力服提供压力、提供氧气以及保持体温。最后一道鬼门关也是最难的一道,在23000米的高空巡航时,U2的最大速度和失速速度相差不大,有的说是9公里,有的说是18公里,无论是哪个数值,在超过800公里的时速面前都不是很明显,而飞行员需要在穿着压力服的环境下,极其小心地控制着推杆,而近9成的任务,飞行员都需要驾驶着U2在最大速度和失速速度中徘徊,因为速度慢了,战机的高度就会慢慢下降,从而增加被发现和拦截的概率;速度快了,战机将进入失速状态进而失去控制。所谓失速,是指当战斗机的速度超过某个临界值以后,机翼上表面的气体由于空气动力学的问题而导致压力上升,变相致使战机获得的升力骤然下降,这种问题极易导致U2的空中解体。比如当导弹来袭时,U2侦察机需要转个弯进行机动规避,此时如果操作不当,一边的机翼有可能就会进入失速状态。因为受力情况的不同,U2则会感觉到有两股力量在掰扯自己,因此极易解体。所以U2的发行员极其不易,从穿上压力服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要闯过减压症、起飞、阿姆斯特朗界线、极限驾驶以及降落等5道“鬼门关”,才能安全降落。

虽然驾驶U2困难重重,但是U2取得的战绩也相当辉煌,在苏联萨姆2防空导弹出现之前,中苏之境于U2而言,犹如自己的后花园,而且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U2侦察机发现的。不过当中国引进萨姆2防空导弹后,利用独创的3点法共击落5架U2侦察机。这让我们不仅获得了防空导弹的相关技术,而且还获得了极为先进的航空技术,可谓是无形中帮了我国一个大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