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八月乱穿衣,这份春季穿衣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八月乱穿衣,这份春季穿衣指南请收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58726

“二八月乱穿衣”是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再加上各自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此时正是农历二月,小编教你一套守护健康的穿衣法则。

别太早脱掉厚衣服

现在正处于季节交替之时,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冷空气可能随时杀个“回马枪”。如果过早脱掉冬装,一旦气温发生变化,就会难以适应,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老人、儿童及体弱多病者,会导致病源微生物乘虚而入,易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适当进行“春捂”

从养生角度来说,“春捂”是入春后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但是,如果捂错部位或温度,也会给健康带来不小威胁。

“春捂”有3条温度线

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棉衣。当白昼气温超过15°C且比较稳定时,可以穿得稍单薄些。注意,如果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春捂”了。

穿衣“上薄下厚”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春捂”应该“下厚上薄”,即裤子、袜子、鞋子要穿得厚些。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需注意下身保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两个部位的保暖:

  • 头颈:春天易出现大风天气,保护好头、颈部很重要。
  • 腹部:腹部温度过低,可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等。做好腹部保暖,能有效保护胃、脾、肠等脏器。

四类人群别急着脱冬衣

老人、儿童、孕产妇、患心肺等慢性疾病患者,不建议过早脱掉棉衣,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

春天穿衣小窍门

  • 留意最近的天气预报,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最好看最近更新的信息。
  • 看天气预报穿衣,不能只看最高气温,还要看最低气温。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可采用“洋葱式”多层穿衣法,以便随时增减。比如早晨上班是“外套+毛衣+衬衫”,到了办公室脱外套,中午、下午暖和时穿衬衫。如果是“羽绒服+短袖”穿衣法,半冷不热的时候穿脱都不合适。
  • 不建议过早露脚踝。虽然春天的气温相比冬天有所上升,但寒气始退,气温变化无常,脚踝的皮下脂肪薄弱,容易受冷空气侵袭,造成脚踝部血管收缩,影响下肢乃至全身血液循环,还容易使足部、小腹、腰骶部着凉,导致血行不畅。

为啥要春捂秋冻

  • 冬天气血都在里面,外面的毛孔是闭合的, 到了春天, 气血从里面向外走, 毛孔是从闭合向开放走, 如果这时多穿一点衣服, 有助于毛孔的绽开。
  • 而秋天少穿一点,因为秋天是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 毛孔是从张开向闭合走, 如果穿太多了, 不利于毛孔从开放向闭合状态运行, 所以要少穿一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