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发作怎么办?专家详解症状识别与应对方法
晕厥发作怎么办?专家详解症状识别与应对方法
晕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约40-5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发作。虽然晕厥通常短暂且可自行恢复,但有时也可能预示着严重的健康问题。本文将详细解析晕厥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一症状。
小美(化名)是个非常活跃的女孩子,热爱跳舞和跑步。然而,她却常常因为晕厥而“跌倒”。一次在舞台上,刚刚听到音乐响起她就感到头晕眼花,然后……砰!晕倒了。又有一次,在学校的跑步比赛中,她跑得飞快,一心想要赢得金牌,突然她的视线变得模糊,心跳加速,再然后……砰!她又晕倒了。你可能觉得奇怪,这个小姑娘怎么会常常晕倒呢?
其实,晕厥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约40-5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发作,其中女性更为多见。想象一下,当你蹲久了突然站起来,或者在炎热的天气里走了很久,突然停下来时,你可能就会感到头晕目眩,其实这就是一种晕厥先兆症状。虽然晕厥很常见,但是它的预后却截然不同。有时候,晕厥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没什么大碍。但有时候,晕厥可能是严重疾病的预警,比如大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心脏病、低血压、贫血等。现在,让我们带着有关晕厥的疑问,一起揭开晕厥的神秘面纱吧。
什么是晕厥?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多为突然发作,患者因一时失去维持身体姿势平衡的张力而倒地。可能会伴随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抽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二便失禁,其特点是突然、短暂和自行完全恢复。典型的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少数可持续数分钟。
头晕、眩晕、昏迷、晕厥是一回事吗?
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主要在走路、运动或者看东西时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没有运动错觉或旋转感觉。头晕时会觉得头重脚轻,行走不稳,就像踩了棉花一样。
眩晕:是感到自身或外界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产生的主观感觉障碍。眩晕时会晕得天旋地转,甚至一睁眼就想呕吐。
昏迷:是机体对自身和环境的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昏迷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比如脑炎、脑肿瘤、中毒等,不单纯是脑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低血糖会引起晕倒,如果出现了昏迷,不尽快补充糖分,昏迷就会持续存在,甚至引起脑功能永久损害。
晕厥:短暂丧失意识,但很快会恢复。跟头晕或眩晕相比,晕厥是会导致“人事不省”的,但跟昏迷相比,这种意识丧失的状态持续时间很短,很少超过30秒,少数可持续2-3分钟,很快会恢复。
导致晕厥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对晕厥的分类,引起晕厥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神经介导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瘦弱体格的青年人,女性居多。诱因包括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恐慌、疼痛等。尤其易发生在闷热的车厢、浴室等。
情境性晕厥:咳嗽、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大笑等诱发的晕厥。
颈动脉高敏感综合征:多见于 40 岁以上男性,常因衣领过紧、转头等动作诱发晕厥。
脑源性疾病:突然发生的脑干供血不足所致,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缺血而不能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应称为短暂性脑(后循环)缺血发作,或者大脑皮层异常放电。
体位性低血压
发生于体位改变时,由坐位变为站立位,血液因重力作用分布于下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不能做出适应,出现血压过低导致晕厥。可分为如下几型:
原发性:属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综合征等。
继发性:可见于糖尿病、血管淀粉样变性。
药物性: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多见于应用降压药、利尿药的老年人。
心源性晕厥
心血管异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异常:如肥厚性心肌病导致的晕厥。
瓣膜的异常:如主动脉瓣狭窄等导致的晕厥。
心包疾病:心包压塞等导致晕厥。
心律失常:各种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停、窦缓、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均可导致晕厥,各种快室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也可导致晕厥。
发生晕厥后需要看什么科?
脑病科或者神经内科:晕厥患者伴有抽搐等症状时,或平素有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以及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可至脑病科或者神经内科就诊。
心血管内科:晕厥患者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特别是伴有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发绀、心悸、抽搐等表现时,或者过去有心脏病史者多为心脏疾病所导致的晕厥,病情可能较为凶险,应及时至心血管内科就诊。
急诊科:因晕厥而导致外伤的患者可先至急诊科处理伤情。对于病因未明的患者,可在晕厥发作时,由家属尽快送往急诊科,以便医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检查结果,尽可能明确病因。
哪些晕厥需要紧急就医?
如果近期发生晕厥症状,同时合并有下面列出的情况其中之一的,就需要紧急就医。
从病史判断:过去曾经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癫痫;或者严重冠心病(支架术后、搭桥术后,曾患有心肌梗死等)、心肌病、心力衰竭、肺栓塞或下肢静脉血栓病史、已明确为严重心律失常、已经安装过起搏器/除颤器的患者。
从晕厥发生的时候或发作前后症状判断:伴有眼前发黑、脸色青紫、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胸疼、四肢抽搐、发生摔倒导致外伤或者出现大小便失禁。
从发作频繁程度判断:数日内发作2次以上,或是频率较前明显增加。
出现上述情况之外,自身认为症状或者自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为什么要重视晕厥发作?
晕厥发作多为一过性、短暂性,虽然轻症的晕厥可以在数秒钟或几分钟后醒来,没有严重不舒服,很少有后遗症。然而,因为意识丧失时一般都是站起、坐起,突然摔倒倒地,常常容易造成受伤,甚至还可能引起其他意外,如开车、骑车时发生晕厥导致车祸。
另外,部分晕厥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的预警,可能作为心脏性猝死、脑源性疾病的一种预警信号出现,尽管发生率较低,也必须引起重视。
晕厥发作后需要如何调护?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加身体对各种情况的耐受力。
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大量出汗等。
注意饮食调理,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以改善机体对低血压的敏感性。同时,饮食不宜过饱或过快,以免因胃肠膨胀或因血液重新分配而加重脑部缺氧。
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老年人在排便时或排尿后出现晕厥时应注意诱发因素并加以防止。排尿时取蹲位,不要过度用力。大便时取坐位,避免过度用力等诱发因素。老人服用一些特殊药物(有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副作用)时,需要谨遵医嘱,切记擅自减量或加量。
保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和减少晕厥的发生。
对于部分晕厥患者,建议可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中医认为晕厥属于厥证的范畴,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体虚劳倦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性质主要是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在发作期以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未发作时可以采用益气健脾、平肝潜阳、滋补肝肾、化瘀通络、养心安神等方药进行诊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