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传感器十家核心企业
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传感器十家核心企业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传感器技术正迎来快速发展。视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作为三大关键技术,不仅决定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更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三大传感器的技术原理、市场规模以及相关核心企业的发展现状。
最近,人形机器人的话题持续升温,成为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从特斯拉的 Optimus 到小米的 CyberOne,再到宇树科技登上春晚舞台的机器人,这些人形机器人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而在人形机器人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传感器。
传感器,可谓人形机器人的 “神经系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为例,其传感器造价占比近三分之一。可以说,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交互能力,是其实现智能化的关键。
视觉传感器:机器人的 “智慧之眼”
技术原理与类型
视觉传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 “眼睛”,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识别物体、判断距离和方向。主流的 3D 视觉技术包括结构光、TOF(飞行时间)、双目视觉等。结构光技术通过投射特定的图案到物体表面,根据图案的变形来计算物体的三维信息;TOF 则是利用光飞行的时间来测量距离,从而获取深度信息;双目视觉则是模仿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两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图像,计算视差来获取三维信息。这些技术各有特点,结构光精度较高,适用于近距离、高精度的场景;TOF 测量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双目视觉则对环境适应性强,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它们为机器人提供了精准的视觉感知,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地执行任务。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据 Yole 预测,全球 3D 视觉感知市场规模将从 2022 年的 82 亿美元增长至 2028 年的 17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3%。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推动 3D 视觉传感器的需求增长。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视觉传感器作为其获取环境信息的关键部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核心企业盘点
奥比中光:作为 3D 视觉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奥比中光在中国服务机器人 3D 视觉传感器领域市占率超过 70%,位列行业第一。公司掌握了结构光、iToF 等多种 3D 视觉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机器人、人脸识别等领域。其与微软联合研发的高性能 iToF 相机 FemtoBolt,具备高精度、尺寸小、同步精准等优势,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24 年推出的 Gemini330 系列全场景双目 3D 相机,在性能参数上对标国际巨头,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
海康威视:全球知名的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机器视觉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旗下的海康机器人专注于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其机器视觉产品涵盖了工业相机、镜头、视觉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等领域。海康威视凭借其在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以及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机器视觉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
力觉传感器:机器人的 “力量感知器”
技术难点与应用场景
力觉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精确力控制的关键部件,其中六维力矩传感器更是能够测量三维力和三维力矩,为机器人提供全面的力觉信息。它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应变片作为核心元件,其质量直接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优质的应变片需要具备高精度的电阻值变化特性,以准确感知力的变化。其次,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也是一大挑战,从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到贴片、封装等环节,任何一个步骤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传感器性能的下降。此外,六维力矩传感器还面临着维间耦合的问题,即一个方向的力或力矩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他方向的测量结果,需要通过复杂的解耦算法来消除这种干扰 。
在应用场景方面,力觉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的手腕、脚踝等部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手腕处,它能够精确感知机器人抓取物体时的力度,避免因用力过大损坏物体或因抓取不稳导致物体掉落;在脚踝处,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实时感知地面的反作用力,调整行走姿态,确保行走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比如在精密装配任务中,力觉传感器能让机器人精确控制力度,完成微小零件的组装;在人机协作场景中,它可以使机器人感知与人的接触力,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实现安全、高效的协作 。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目前,力觉传感器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 ATI 凭借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在六维力矩传感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德国的 Kistler、瑞士的 METTLER TOLEDO 等企业也在力觉传感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它们以高品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在全球市场中拥有一定的份额 。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土力觉传感器企业也在不断崛起。柯力传感作为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脚腕,工业臂、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并掌握了结构解耦、算法解耦、高速采样通讯等关键技术要点 。宇立仪器则专注于多轴力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其六维力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渗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尽管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与国际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产替代的推进,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
核心企业分析
柯力传感:在力觉传感器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连续 15 年保持称重测力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钢制传感器制造企业。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已给多家国内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并正在为 4 家国内的人形机器人客户定制生产中。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掌握了较为全面完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主要产品核心技术均为自研。2019 - 2024 年上半年期间,公司毛利率从 38.31% 稳步提升至 43.43%,体现了其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 。
坤维科技:专注于六维力 / 力矩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公司掌握了先进的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在结构设计、信号处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坤维科技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六维力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
宇立仪器: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营多轴力传感器、力控打磨设备和汽车测试设备。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集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但正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渗透。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例如为 MagicLab 机器人提供定制化传感器方案,提升运动控制;在优必选Walker S 项目中增强了机器人的感知和交互能力。宇立仪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的新型号传感器在采样速度、精度以及一致性等性能上表现出色,推动着机器人等下游行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
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的 “敏感肌肤”
技术原理与材料挑战
触觉传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 “皮肤”,让机器人能够感知接触力、压力、纹理等信息,实现与环境的自然交互。常见的触觉传感器技术包括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压阻式触觉传感器利用弹性体材料的电阻率随压力大小变化的性质,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则通过检测两极板间电容的变化来获取受力信息;压电式触觉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会产生电信号 。
在触觉传感器的研发中,敏感材料的制造是一大挑战。例如,用于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纳米敏感材料,需要具备高灵敏度、柔韧性和稳定性等特性,以实现对微弱力的精确感知和对复杂形状物体的贴合。目前,相关材料的制备工艺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一致性,降低成本 。
市场现状与发展潜力
目前,触觉传感器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触觉传感器的需求将逐步释放。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9 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将达到 4.3 亿美元,2022 - 2029 年 CAGR 达 10.2%。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中,触觉传感器能够使机器人更加精准地抓取物体、感知物体的表面特征,从而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其市场潜力巨大 。
核心企业探索
帕西尼科技:一家专注于触觉传感技术的创新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发布的 ITPU 多维度触觉传感单元,具备高精度、多维度感知等特性,支持全量程 0.01N 的高精度测量,能够准确捕捉接触面上的细微形变,具备 15 种多维触觉感知能力。基于该技术的第二代多维触觉灵巧手 DexH13,双手搭载近 2000 颗自研高精度触觉传感器,可在超高分辨力下进行多维触觉感知,实现对材质、温度等多维物理信息的触觉感知 。同时,其第二代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 TORA - ONE 在双臂和灵巧手自由度上显著升级,整机共 47 个自由度,能精准模拟人类复杂手部动作,在各类精细化操作中表现出色 。
汉威科技: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也有深入布局。其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建立了稳定的纳米敏感材料体系,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电容等核心技术,具备大面积阵列设计、敏感材料及导电墨水合成制备、大面积印刷电子批量制造等核心能力。汉威科技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综合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超轻薄、超柔韧、超密集、超灵敏、超快速,还可剪裁,能更好地贴合终端产品。目前,公司正在与部分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将柔性触觉传感器整合到机器人灵巧手的指尖、指腹、手臂等部位 。
视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的三大核心传感器,各自在机器人的感知和交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奥比中光、海康威视等十家核心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创新方面,传感器将朝着更高精度、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形机器人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在市场规模上,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传感器作为其核心部件,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增长。
对于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来说,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将有助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抢占先机。相信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技术将不断进步,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