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值不值得做,计算一下数学期望就知道了
一件事值不值得做,计算一下数学期望就知道了
数学期望是一个概率学名词,它反映了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通过计算不同结果的概率加权平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事件的数学期望值,从而帮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数学期望是什么?
用数学语言可以这样介绍它——期望是随机事件长期价值的数字化衡量,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计算方式是对随机事件不同结果的概率加权求平均。
用大白话是:它是一个平均值,计算方式是概率乘以结果再相加。
比如,射击。
小明打10环的概率是0.6,9环0.1,8环0.3,那么小明射击的数学期望值就是:9.3
小芳打10环的概率是0.3,9环0.5,8环0.2,那么小明射击的数学期望值就是:9.1
9.3大于9.1,我们如果要派一个人参加奥运会,应该选小明。
为什么数学期望大,就选小明呢?
因为,期望是对随机事件长期价值的数字化衡量,注意它是长期价值的衡量标准。
背后还是大数定律。
我们说,大数定律是:随着数据越来越多,频率一定接近概率。
也就是说抛硬币,随着次数越来越多,正面出现的频率一定接近50%。
不管你抛硬币10次,20次(次数少)正面朝上的概率是70%还是69%——局部的这个概率不重要,大数定律说了,整体上来看,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定的。
而数学期望是把概率和结果相加,等于局部的随机性加权,让整体有了一个确定的数字,从而方便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
它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如果随机事件的概率你不知道,那期望是没法算的。
比如你说有时候晴天有时候雨天,具体一个季度几天晴,几天阴我不知道。那不行。
而你说,在过去的1000次投篮中:
甲球员三分球命中率40%,2分球命中率33%,投不中的概率是27%。
乙球员三分球命中率20%,2分球命中率50%,投不中的概率是30%。
甲球员的得分期望是:1.86
乙球员的得分期望是:1.6
很显然,甲球员应该多控球。
像这样,知道概率后,计算一下数学期望,你就知道一件事该如何做决策了。
比如,有个人说,现在玩个游戏,你要么从我这里拿走100万,要么你跟我抛硬币,硬币朝上我给你一个亿。你怎么选?
计算数学期望。
100万×1=100万。
1亿×0.5=5千万
选数学期望大的。
还有个人说,跟我玩抛硬币,正面朝上我给你100,反面朝上你给我50,干不干?
干呀,100×0.5-50×0.5=25,每一局的数学期望都大于0,有的赚。
现实中,数学期望不会这么简单。
很多机构,费尽心机就为了算出一个数学期望。
要不说现在搞金融的,搞市场营销的……都热衷雇佣数学家。
数学期望很宝贵,只要你得出正确的数学期望,你的决策就有了巨大依凭,你也不容易从众,不容易被人忽悠了。
比如,有人让你掏钱入局卖化妆品,加盟费10000元,一个月卖出去20000万元的货,你就能赚15000元,一个月就回本了。
这时候你就算算,第一个月自己的期望值,10000×(-1)+15000×0.5(假设你赚15000的概率是0.5,已经很高了)=-2500元。
好,第一个月你的数学期望是负的,你赔钱。他在骗你。
所以,当别人向你介绍这个介绍那个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这件事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看看他们知道不,不知道的都不高级,别跟他们扯了。
这就是今天的分享,谢谢阅读,本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