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与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的区别
一文读懂: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与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的区别
相较于股票ETF,债券ETF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25年1月7日,A股市场上仅21只债券ETF,累计规模约1800亿元。
从当前债券ETF的布局来看,其涵盖了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三大类型。现阶段,债券ETF在利率债领域的布局已趋于全面,囊括了不同久期、不同发行主体的债券,基本上能够满足场内投资者对于利率债的投资需求。
然而,在公司债方面,在不考虑可转债的情况下,仅公司债ETF跟踪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总值)全价指数,作为Smart Beta债券ETF,其久期在1-2年区间,相对而言,公司债ETF的布局仍显薄弱。
2024年最后一天,8只基准做市债券ETF获批,就此掀起了 2025 年债券 ETF 发行的首轮热潮。具体来看,南方、华夏、易方达、海富通4家基金公司获批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债券ETF;大成、博时、广发、天弘4家公司获批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的债券ETF。这8只ETF认购起始日均为2025年1月7日,认购截止日略有差异,最早于2025年1月13日结束募集,最晚于2025年1月22日结束募集。
从这两只指数的样本的到期期限来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和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样本的平均到期期限分别为4.77年和4.07年,这一定程度上为场内投资者拓宽了信用债投资的边界,有了更多元化的选项。
对比两只指数,我们发现这两只指数均于2023年发行。两只指数的选样标准略有差异,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以主体评级为标准,聚焦发债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以债项评级为标准,针对某只债券展开信用评估。此外,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在选样时,对发行规模的要求相对更高。
从两只指数样本的到期年限分布来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近9成样本的到期年限超3年,而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这一比重仅42.37%;同时,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到期年限超过10年的样本占比也略高于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结合2024年长久期债券的亮眼表现,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近一年的收益率(6.04%)要略高于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5.4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回撤及波动也相对更高一些。
展望2025年,债券ETF市场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契机,大家在选择债券ETF时仍需多多关注其跟踪指数的特点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目标,以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文提及的标的仅作为行业或板块讲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基于自身独立的判断,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于本文中任何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等的数据、报表、信息,华兴证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原文来自雪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