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梗、心跳骤停昏迷到苏醒,高压氧康复治疗救了她
从心梗、心跳骤停昏迷到苏醒,高压氧康复治疗救了她
2024年6月12日,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只是生命中一个平凡的星期三,但是对于49岁的袁大姐来说(化姓),却是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一天。袁大姐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来到当地医院门诊进行检查,就诊期间突然昏迷晕倒、心跳骤停,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医生30分钟的奋力抢救,袁大姐才恢复自主心律。此后一周医院尽力救治,她生命心率逐渐平稳,可意识仍处于昏迷状态,四肢无明显活动,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继发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为了挽救她的生命,促醒并脱机治疗,袁大姐的家人四处求医,经医生推荐,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广州慈惠医院重症救治康复中心。
重症医学科曾穗医生介绍,患者入院后,在重症医学首席顾问郭振辉教授的指导下,重症康复平台呼吸机撤离中心,按慢重症管理规范,高压氧、重症康复小组、呼吸治疗师等多个团队共同参与,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了在重症监护与器官功能支持,高压氧、无创神经调控及中西药物促醒,早期重症康复结合专科康复的综合处理方案。
经过12天高压氧综合促醒及康复治疗后,袁大姐意识逐渐清醒,并于7月2日按平台脱机流程进行拔管筛查、评估,成功拔除气管插管,随后于拔管6天后成功脱离呼吸机。经过后续的康复治疗,目前袁大姐恢复良好。
患者目前已能与家人互动并经口进食。
曾穗表示,心跳骤停如果在3-5分钟内恢复,多数患者脑功能可基本恢复,不留后遗症,但如果缺血缺氧持续超过这个时间,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脑损伤;如果引起了缺血缺氧性脑病要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昏迷尤其要及时进行以高压氧治疗为核心的综合促醒治疗。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挽救更多脑细胞,让更多患者清醒,并减少后遗症。
心梗发作往往只在一瞬间,抢救时间非常宝贵,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因此,识别心梗的早期征兆至关重要。这几种不舒服其实是心梗信号:一、急性心梗典型症状:胸骨后痛,主要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可持续15分钟以上;二、其他部位疼痛:部分患者会有整个胸部,甚至肩膀、左臂、脖子、胃、后背、牙等部位的不适;
三、伴随症状: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头晕、极度恐惧、呼吸困难等症状。
高危群体包括老年人、生活方式不规律的年轻人、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三高人群等,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为心梗,平时也要做好预防心梗措施:
一、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
二、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戒烟,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三、多吃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减少盐的摄入,不要暴饮暴食及酗酒;
四、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便秘、腹泻等。
五、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本文原文来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