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买药比网上贵3倍?广东省医保局发声
药店买药比网上贵3倍?广东省医保局发声
近日,广州市民李先生反映,在线下药店购买药品的价格比网购高出3倍,引发社会关注。经调查发现,部分常用药的线上价格比门店价格便宜一半以上,差价在10%至30%的药店比比皆是。对此,广东省医保局表示,线下药店价格虚高属于违规,可向医保部门反映或举报。
近日,广州市民李先生因为喉咙痛,在广州番禺厦滘的一家药店经店员推荐买了一款维E、维C颗粒,付款时才发现要128元。李先生随后到线上平台搜索,发现同品牌同规格的药售价是44.1元。
李先生表示,线下价格高10%—15%都可接受,但直接高出3倍,“这不是明显宰客吗?”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天河、越秀、番禺等区近10家药店,在不使用优惠券、促销打折的情况下进行对比,部分常用药的线上价格比门店价格便宜一半以上。差价在10%至30%的药店比比皆是。
某品牌蒲地蓝消炎片,在某药店内标价43.5元,线上购买为17.9元。线下价格高出线上几乎2.5倍。
记者询问广州市越秀区某药店店员后了解到,如果在线上平台购药到店取,就无法使用医保。
有市民称,比价之后会去第三平台买药。但也有市民认为,线下买药可以使用医保,相对来说还是划算的。
有市民表示,医保基金更需要严格监管。李先生在谈及医保基金时说到,“我觉得它是在套我的钱,国家设立医保是救命用的,不用让你乱花钱用的。”
为何线上线下药店售价差异如此大?
线上药品销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有售药资质的大型平台自营或卖家”通过平台经营,如京东、淘宝。此模式便于消费者比价,备货量大,物流体系覆盖广,价格也就低。
另一销售渠道是生活服务类平台,如美团,通过骑手代跑腿,虽价格略高但更便捷。平台多采用差价补贴等方式吸引顾客,也就能把价格打下来。
相比之下,线下药店因服务范围有限、房租水电及药剂师成本高,且采购规模小,导致综合成本过高。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政府指导价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由经营者依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政府不再制定所有药品价格,被纳入市场化运作的部分药品零售价格就避免不了会受运营成本、供应链、市场策略、税收、服务等多因素的影响,价格差异也会因此而产生。
广东省医保局回应:可向医保部门反映或举报
对于药品价格的差异过大问题,在7月23日的《广东民声热线》中,广东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价格在不同的经营主体之间有合理的差异是政策允许的,但如果差异过大,或者对不同的人群差异化的定价,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逐渐引导实体药店、医疗机构的价格趋向合理。”
韩惠东表示,如果线下药店价格虚高,尤其是医保药品用比较高的价格卖给参保人,那么药店的行为属于违规,可以向医保部门反映或举报。
此外,广东目前已有9个地市约1300家定点零售药店,上线非处方药品线上医保支付功能。对于省会城市广州为何没有第一批开通医保线上购药的问题,广州市医保中心负责人回应,广州有1400多万参保人,是为了更稳健、更规范地将这项利民政策落实到位。
“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做了多轮的定点药店之间地反复调研,并且结合广州市实际,提交了补充信息系统的需求。预计在8月份就能上线使用了。”
广东省医保局介绍,预计年内,全省可实现线上购药医保支付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