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王姓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中华大姓,主要尊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祖先。但由于历史过于久远,与太子晋相关的线索已不清晰,汉代以来还有了把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附会到他身上的多种说法,即使在今天的王姓中也很少有人能够把他与王子乔完全区分开来。在王姓研究和联谊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之际,有必要在系统梳理历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把他们加以区分,看看究竟哪个才是应该拜祭的真正祖先,然后沿着他当年的足迹走上正确的寻根之路。
一、历史上真实的太子晋
关于太子晋,历代文献中都不乏记载。其中与历史上真实的太子晋相关的资料,最早出自春秋末年的《国语·周语下》,在战国中期的《逸周书·太子晋》中又有了更多的记载,这些也是后来多种文献中相关资料的基本来源。
在《国语•周语下》中,所记载的太子晋被后人称为“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其中几乎全是太子晋对父亲周灵王的谏语。大意是说,在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时,因周王城附近谷水与洛水的水位同时暴涨,将要淹毁王宫,周灵王打算采用壅堵的办法加以治理,太子晋则认为疏浚河道更有效,并为此举出多种理由加以谏诤。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周灵王最后还是壅堵了河道,结果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而在《逸周书•太子晋》中,所记载的则是晋平公先后派叔誉、师旷入周觐见太子晋之事。当叔誉见到太子晋后,其能言善辩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都让叔誉感到惊奇,回去后便向晋平公夸赞,还建议早日归还以前侵占的周王室土地,否则等到这位储君将来继位有了天下,晋国就会大祸临头。晋平公本想听从他的话,一旁的师旷则不以为然,要求入周见太子晋后再作打算,结果也发现叔誉所言属实。文中还提到叔誉所言“太子晋行年十五”、师旷说“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等与太子晋相关的重要资料,只是没有明确记载发生在哪一年,后来有研究者推断是在“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的前一年,而师旷归晋后的“未及三年”大约是周灵王二十三年(前549年),故而认为太子晋的生卒年是公元前565—前549年,享年17岁。这样的生卒年至今仍是大多数王姓人认可的说法,由此也可见上述两书中的资料对研究历史上真实的太子晋的重要价值。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