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的"遮阳伞":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
柯布西耶的"遮阳伞":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是其在印度的重要作品之一,通过创新的"遮阳伞"设计和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研究,展现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图源:Cemal Emden
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Sanskar Kendra)
- 建筑设计:勒·柯布西耶
- 建成时间:1957年
- 项目地点:艾哈迈达巴德,印度
项目背景
1951年春天,勒·柯布西耶在访问印度后不久便接到了艾哈迈达巴德市长的委托,希望他为该市设计一座新的博物馆和文化中心。此外,他还收到了纺织工厂主协会主席的住宅设计委托。这些委托开启了柯布与印度最具前瞻性的城市之一的精英阶层的合作。
尽管并非所有最初的委托都得以实现,但柯布最终在艾哈迈达巴德完成了四座建筑,包括文化中心博物馆、棉纺织协会总部、肖特汉的纪念别墅以及曼诺拉玛·萨拉巴伊的别墅。这些设计占据了柯布从1951年至1956年的时光,期间他还忙于拉图雷特修道院、朗香教堂、加乌尔别墅等项目。
艾哈迈达巴德为柯布提供了一个相对小型的实验平台,让他能够研究和实验"适应印度气候的现代建筑",并将经验应用到更大的昌迪加尔项目中。柯布的赞助人属于一个独特且高要求的团体,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可识别的民族精神。
城市与文化背景
艾哈迈达巴德建于15世纪,是一个贸易中心,位于思想和形式交流的交叉路口。古吉拉特建筑融合了引进的伊斯兰建筑类型与印度教和耆那教本土的规则和手工艺。这座城市先后被莫卧尔人和马哈拉施特拉人吞并,但成功抵御了东印度公司的控制。19世纪中期,工厂主就开始了机械化,避免了英国纺织工业可能给本土手工业贸易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甘地虽然对机械化持否定意见,但将修行处所选在了艾哈迈达巴德,并鼓励一种朴素的民族精神。国大党在这座城市进行了重整,并为国家的未来创立了一种世俗化民主的思想。艾哈迈达巴德的精英们在印度独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座城市甚至被描绘成"新印度"的楷模。
柯布的业主主要是耆那教徒,他们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家族团体,传统上专攻贸易和金融业。他们的剩余财富主要用于教学机构和寺庙建设。在20世纪,慈善活动转化到了更世俗的渠道上——教育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
设计理念与策略
柯布在艾哈迈达巴德的选址表达了业主的一些愿景。当地气候特点是雨季湿热,冬季干燥凉爽。柯布在处理这些极端气候时,采用了从他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南美洲等地的炎热天气建筑经验,以及对印度建筑传统的多次尝试经验。
柯布关于"印度语法"的综合概念,从艾哈迈达巴德周边的历史范例中获得了诸多灵感。这些范例包括木材和石头的大进深门和窗的侧壁、悬挑的窗台和窗框、不同尺寸的格栅纱窗、多柱式大厅,以及通风的庭院。老城区的商人住宅采用了格栅式门窗,苏丹时期的古吉拉特清真寺将早期寺庙建筑的复杂柱厅和开放庭院融合在一起。水经常被整合成一种有视觉效果和冷却功能的装置。
萨克吉罗萨清真寺与陵墓建筑群
遮阳伞原则
勒·柯布西耶为艾哈迈达巴德博物馆所做的设计,是他试验遮阳伞概念的早期尝试之一。博物馆的特点是其裸露的红砖墙和伞形屋顶,可容纳45个蓄水盆和植物床。展览空间被布置在一个纯粹的砖盒子中,清晰地架在底层架空柱上;博物馆由庭院通过一条坡道到达,坡道下面是一个水池。
文化中心博物馆 摄影:夏至
光是间接引入的,首先通过挡板,再经过屋面板边缘的下方,继而从庭院的窗户进入。整个建筑由一条水平板遮阳,下面有一排阴影:事实上,这起到了檐口的作用,但同时还呼应了艾哈迈达巴德古迹类似的边缘,其立面上有悬挑水平板和遮阳门窗侧壁。
摄影:夏至
水面花园的水槽和水池以几何形式布置在屋面板上面。他设想这些水用于帮助下面的楼层降温,并能提供一个20世纪版的莫卧儿花园。在柯布的方案中,这里有灌木丛和浮动的各种颜色的花。建筑底部附近种植卷须状的攀缘植物,以构成建筑立面上的隔热屏障,同时柔化立面的视觉效果。不幸的是,这些景观想法——其概念的关键所在,最终并未得以实施。
庭院 ©Cemal Emden
坡道 ©Cemal Emden
博物馆采用了标准化的建造方法:标准的梁,标准的柱,标准的铺地。参观者沿着缓坡由建筑下方进入一个双跨的方螺旋中庭,柱子之间的跨度为7米,互相的间距为7米。关于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在印度,很难找到直纹木材,于是采用了金属模板。这种金属模板很快便成为柯布得心应手的工具,拆模后模板的交接痕迹清晰可见,为裸露混凝土的呈现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学建议。
展览则以绘画、雕塑、当代艺术、当地考古、印度人类学、传统印度艺术、应用艺术、自然历史为主要内容,展示古吉拉特邦自然资源的空间、图书馆和餐厅为特色。
进入博物馆室内 ©Cemal Emden
内部展览空间 ©Cemal Emden
"可生长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基地位于萨巴尔马蒂河西岸,这里有建公园的空地。柯布的设计中,包括了自然史、考古学和人类学的附属建筑,以及一座露天剧场。他可能是从将艺术和人类科学相互统一的方面对该项目进行思考;在印度,培养民间工艺和当代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也是有可能的。博物馆可能成为一种结合了多种媒介,并阐释了形式是如何在语境下生成的直观视觉认知的机构。这种想法在柯布的大脑中已经演化了至少20年。
同时这也是世界馆方案和1939年的"无限生长的博物馆"方案的中心点。它与昌迪加尔市政博物馆及艺术画廊、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很像,它们的平面组织都是以螺旋交通为基础,并且可以进行扩展的。建筑呈方形平面,边长50米,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从一开始,柯布就预见到这座建筑的扩大可能性被限制在每边84米,这使得展览面积从2500平方米增加到7000平方米成为可能。
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总平面图
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平面图
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博物馆剖面图
事实上,这座艾哈迈达巴德的建筑正是这种"发展文化的机器"想法的初步剪辑版本,但同时又与印度的自然气候相协调。但文化中心和其他附属建筑物被削减了,最后只有博物馆建了起来。最终的实现作品缺少位于东京和昌迪加尔的博物馆所具有的那种清晰性和显著的优雅。
博物馆及其附近空地 摄影:夏至
参考资料
1.《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威廉·J·R·柯蒂斯 著,钱锋、沈君承、倪佳仪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1月版.
2.www.fondationlecorbusier.fr/en/work-architecture/achievements-museum-of-the-city-ahmedabad-india-1951-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