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价值:一种生命的常态
孤独的价值:一种生命的常态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群聚集的地方,讨论的无非是三个话题:
拐弯抹角的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贬低别人,互相窥探着搬弄是非。
所以,孤独未必不合群,只恐人情未必真,宁坐小窗观浮云;
不与他人论是非,闲看庭前花开落,随缘自在心安宁!
孤独能让人更好的思考和认识自己
麦家老师说:“没有孤独就不可能沉思,没有沉思就不可能有思想。”
孤独能让我们有机会与自己对话,审视内心,从而产生深刻的思考与见解。
其实,没有人不害怕孤独,但真正让人成长的就是孤独。
很多时候,我们耐不住寂寞,抵抗不了孤独,于是,三五好友聚众聊天,吃饭,喝酒。
为的就是在这样喧嚣的环境里驱散孤独的感觉。
但在这样的场合下,大部分人讨论的是都家长里短,是是非非。
次数多了,感觉这样的聚会毫无意义,要么是负能量信息,要么就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实在不值。
麦家老师多次谈到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很多感悟,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极度孤独的状态下创作完成的。
他自幼家境不好,交不到朋友,与父亲的关系也不融洽,这使他的童年充满孤独。
12岁时,他收到一个笔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月光下记录内心的痛苦,如泪水、愤怒、不满、不安、恐惧等。
这些日记成为他倾诉的“树洞”,也锻炼了他对文字的亲近感,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他的第一部小说《解密》在发表前经历了11年里17次退稿。
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修改、打磨,弃掉的文字是成稿的四倍多。
在父亲病重、离世的那段时间,他陷入了创作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中,甚至一度想过自杀。
后来,他封笔三年,沉淀自己,最终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人生海海》。
麦家老师的小说正是经过反复思考、琢磨而成,因此显得独特。
他对人性、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这些都源于他在孤独中的思考。
当世界变得快速、喧嚣时,他选择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
安于角落,孤独地和寂寞战斗,坚守自己的创作道路和内心追求。
正如麦家老师所说:
孤独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可能也不会亲近文学。
因为孤独和思想紧密相连,而文学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从思想出发的。
孤独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反复加工,提炼出深刻的哲学高度。
孤独能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叔本华认为:这世上可供选择的有两条路:
要么享受孤独,要么沦入世俗。
孤独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孤独中,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
孤独让我们更加独立,更加坚强,从而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从容不迫,勇往直前。
作家村上春树在创作时,常常选择独自一人在安静的房间里写作。
他享受这种孤独的时光,认为这有助于他深入思考,挖掘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正是这份孤独,让他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尊重。
他在创作《奇鸟行状录》时,来到乡村的小木屋。
远离喧嚣,断绝社交,每日与自然为伴,沉浸在孤独中写作。
这种主动拥抱孤独的状态,让他排除干扰,激发灵感,成就佳作。
其实,真正感受孤独时,我们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了解自身优缺点、兴趣和价值观。
深入认知自我,明确人生目标与方向,如独自旅行可反思生活,坚定追求。
就像我们平时写作时也有同样的感悟。
只有孤独时,大脑才会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很多平时想不起来的东西都一一浮现在眼前。
好的,不好的,你会用理智而又敏锐的思想去分辨它的对错与价值。
从而让自己的思维逻辑更清晰更有条理。
孤独的环境要求专注做事,无外界诱惑分散注意力。
长期锻炼可提高专注力,高效完成任务,同时也能考验自身的毅力。
经历孤独并能适应孤独,会让内心更加坚强,提高自信心并自信勇敢。
从而我们会变得更加成熟,内心更加强大。
孤独是精神世界的净土
有人说,孤独让我们有机会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找到内心的力量与勇气。
正如诗人、哲学家们所经历的那样,孤独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
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始终深受大众的喜爱。
他的作品几乎都在孤独的状态下完成的。
他常常独自漫步于宁静的花园、广袤的田野或是静谧的林间小道。
在那些孤独的时刻,他与自然倾心对话,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花朵的绽放、鸟儿的欢唱。
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他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思绪如灵动的泉水般不断涌出。
在孤独中,泰戈尔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看到了时光的流转与永恒。
于是,他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将对生命的热爱倾注于诗篇之中。
他歌颂生命的奇迹,赞美生命的顽强,让人们在阅读他的诗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同时,泰戈尔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
在孤独的陪伴下,他仔细观察自然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日出到日落,从繁星闪烁到细雨飘落。
他将自然视为神圣的存在,用诗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崇敬。
正是因为泰戈尔在孤独中的坚守与创作,他的诗歌才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如《飞鸟集》《新月集》等……
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人去追求真、善、美。
他的孤独,没有让他陷入绝望与封闭,反而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让他成为了印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远闪耀着智慧与人性的光辉。
孤独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静下心来,与自己深度链接,进行深度思考。
它让我们有机会认识自己,成长自己,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让心灵得以栖息与成长。
写在最后
孤独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我们才能更好的和自己链接,深度思考,悟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与其在喧哗的世界里游荡,不如静下心安静的享受当下的那份美好。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孤独未必不合群,只恐人情未必真,宁坐小窗观浮云,不与他人论是非,闲看庭前花开落,随缘自在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