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反映内需继续边际改善,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显现
PMI反映内需继续边际改善,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显现
核心观点
权益市场:
PMI数据反映内需持续改善,但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回升仍需政策持续发力。非制造业尤其是建筑业回升幅度较大,显示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著。近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反映出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增强,这有利于二手房销售的进一步改善,并提升股票资产的相对吸引力,特别是高股息资产。
从战略角度看,市场赔率处于中高水平,政策积极,胜率提升。战术上建议逆向操作,一方面需要观察政策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要警惕外部冲击的影响。重点关注内需和消费领域,特别是有股东回报的核心资产。
具体配置建议:
- 重点关注高端酒类和互联网行业
- 地产链相关行业(家电、软体家具、消费建材)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 股份制银行和保险行业同样存在修复机会
- 运动、护肤品、调味品、啤酒和乳业龙头等消费类资产
- 医疗器械和服务行业
债券市场:
尽管央行缩减资金投放,跨年资金面仍保持宽松,债市情绪积极。1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仍在扩张区间,央行对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关注长端利率和汇率风险。
权益市场分析
12月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2%,但仍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升至52.2%,上涨2.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由收缩转为扩张,新订单指数升至51.4%,为2024年首次扩张,显示政策支撑效果明显。
近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反映出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增强。从微观主体看,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持续下降,表现为定存和国债配置占比持续提升,这可能是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最直接的驱动力。
基本面看对利率下行最敏感的是二手房销售,从资产价格看,股票资产和高股息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上升(尤其是股息率较高的银行、家电、服装和石油等),另外小盘股对流动性宽松最敏感。
债券市场分析
虽然全周逆回购累计净回笼2892亿元,但央行通过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和3000亿国债净买入操作呵护跨年资金面。R001利率处于1.67%—1.98%区间,跨年资金波动整体小于往年。债市表现突出,30年期国债单日一度下行7BP。
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到当前经济环境存在“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并指出海外影响“不利影响加深”。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强调“择机降准降息”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新增“防范资金空转”的要求,特别关注当前高涨的债市情绪及长期收益率变化。
大类资产价格表现
(数据截至2025/1/3)
数据来源:Wind,广发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