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不语:凭祥·祖国的南大门
边地不语:凭祥·祖国的南大门
凭祥,这座位于中国南疆的边陲小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现代发展的双重使命。从秦汉时期的象郡到宋代的凭祥峒,从镇南关到友谊关,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如今,作为中国对越南开放的前沿,凭祥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祖国的南大门。
历史渊源
凭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被归入“岭南三郡”的象郡。宋皇祐五年(1053年),设凭祥峒,“凭祥”之名由此而来。与畹町等其他县级市相比,凭祥的历史更为悠久,文化底蕴也更为深厚。
关隘变迁
友谊关是凭祥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最初名为“雍鸡关”,后改称鸡陵关、大南关和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建为两层门楼,形成了现在的形状格局。1953年改称“睦南关”,1965年改名“友谊关”。
图:友谊关(睦南关)标志碑(拍摄于2024年3月)
图:友谊关关楼正面 (拍摄于2024年3月)
图:友谊关关楼背面 (拍摄于2024年3月)
历史事件
凭祥在近代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1885年,清末名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取得大捷,但最终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告终,越南因此脱离中国成为法国属地。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虽仅持续一周便失败,但点燃了反清革命的火把。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攻入镇南关,千年雄关遭受劫难。1949年12月11日,凭祥解放,五星红旗插上了镇南关,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开放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凭祥逐步从边关重镇转型为开放前沿。1992年,凭祥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201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9年,广西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其中包含崇左片区。2022年,凭祥成为广西唯一纳入国家发改委建设名单的物流枢纽。
图:友谊关口岸 (拍摄于2024年3月)
凭祥的开放发展得益于多重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口岸设施,以及多项国家级政策叠加。2022年,凭祥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6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3%。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845.14亿元,同比增长12.7%,总量占广西约1/4,稳居全国沿边口岸城市和广西县域首位。
结语
从镇南关到友谊关,从边关重镇到开放前沿,凭祥见证了中国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小城,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