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科学家高华建:忍辱负重在美35年,带20博士弟子回国!
"无间道"科学家高华建:忍辱负重在美35年,带20博士弟子回国!
华裔科学家高华建在美国上演了一出"无间道"式的精彩人生。他从中国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最终成为美国顶尖科学家。然而,在美国为之骄傲之际,这位拥有"七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却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20余位顶尖门徒,回到了中国怀抱。
背骂名,留美国
高华建,196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作为中国境内知名的"神童"、"少年天才",他在15岁时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研读工程力学。1982年,18岁的高华建以学士身份毕业,并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公费留学名额。短短两年后,他便以工程科学硕士身份毕业,并被保送攻读博士学位。
1988年,25岁的高华建博士毕业。面对回国还是留在美国的选择,他最终选择了留在美国。这一决定虽然在当时不算罕见,但还是刺痛了祖国百姓的心灵。实际上,高华建内心十分煎熬,但他深知,只有留在美国,才能在这个领域继续走下去,探索更多知识。
成专家,培人才
高华建很快在科研圈内创出名堂。1995年,32岁的他被斯坦福大学调任副教授职务,5年后晋升为教授。2001年,他被聘为德国马普协会金属材料研究所主任。2006年,他又被布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12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并兼任德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等多个国家的院士。
在美国工作期间,高华建毫无保留地与中国学者交流科研心得,并培养了至少20位顶尖博士、博士后回国参加工作,其中包括1位中科院院士、2位长江学者等。其中最亮眼的是王翔,他在中国空间技术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本,终回国
2024年1月,高华建宣布加盟清华大学,成为清华的讲席教授,并全职在中国工作。美国方面这才意识到,这位顶尖科学家一直在为祖国培养人才。早在21世纪初,他就担任了中科院沈阳界面材料中心的海外主任职务,积极推动马普协会与中科院的合作。此后,他又担任了中国国力学学报的英文主编,将国际前沿的力学发展资料同步传送国内。
2012年,他参与创建了清华大学的力学与材料中心。2015年,他被评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此后数年,他每年都会在中国待上2个多月,完成上百场报告演讲,同国内学者共同发布了130余篇重要的学术研究。
2024年1月13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人亲自出席聘任会议,为回归祖国的高华建接风。同年4月,清华大学聘任他为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院长,执掌一院发展前景。
高华建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交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经历也表明,中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的学子们再也不需要因为现实而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