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秋季做好这4点,来年稳高产!
蓝莓秋季做好这4点,来年稳高产!
蓝莓秋季管理是确保来年稳产丰产的关键环节。从田间管理到肥水调控,从整枝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蓝莓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蓝莓秋季管理的四大要点,帮助果农朋友们做好采后管理工作。
现在露天和大棚的蓝莓果基本都已完成采收,许多果农认为蓝莓无花、无果都会放松管理。合理的采后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增强树势,提高第二年的产量。只有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保证来年蓝莓的稳产丰产。
一、田间管理
整理疏通地块和行间的排水沟,保证园片排水通畅。雨水频繁时,土壤积水极易导致根系缺氧,造成损伤,是造成此时叶片黄化甚至死树的主要原因。
二、肥水管理
采收后,根据天气温度状况,需要调节土壤pH值至5.0以下,并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为蓝莓补充充足的储存营养。同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原则,避免地温降低影响根系活动,宜在晴天上午进行,视土壤湿度状况一周1-2次。施肥以高氮复合肥为主,2周一次,淋根灌根,冲施或滴灌给肥。
三、整枝修剪
采后修剪是蓝莓栽培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初挂果树,采后修剪可以促进侧枝生长、扩大树冠,使其快速进入盛果期;对于盛果期树,可以控制树体高度、冠幅,防止负载量过大;另外及时剪去病虫枝,还可减轻病虫危害。
采后修剪的方法以摘心、短截、疏枝、回缩为主,主要是促发侧枝、疏除弱枝和过密枝、回缩更新结果枝组。一般在果实采摘后半个月即可修剪,直至秋分前后结束。
幼树及初挂果树的修剪—促进侧枝生长、扩大树冠利用摘心、打尖促进侧枝生长、扩大树冠。具体方法:在新梢长度30-40cm时进行修剪,枝条长度保留15-20cm。蓝莓在7-8月份生长较快,可以连续摘心、打尖,快速促发侧枝,扩大树体,为增加产量打下基础。
盛果期树的修剪—控制树体大小,保持树势中庸健壮对于盛果议期树,需要疏除过密枝和衰弱枝、回缩更新结果枝组,控制树体大小,保持树势中庸健壮,延长结果年限。
高大的蓝莓株高能达到2-3m,植株过高过密,果园通风透光差,打药、修剪等管理极其不便,果实采摘也更加费时费工,还容易滋生病虫害。树体高大不等于产量高、效益高,过于高大导致结果枝组外移,反而会加快树体早衰,因此应将株高控制在1.5m以下。
采后修剪是蓝莓幼树扩大树冠、老树更新复壮、盛果期树维持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但仅靠修剪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结合良好的肥水管理,树势偏强的选用有机肥进行淋根灌根,促发新枝;树势偏弱的使用高氮复合肥进行灌根或冲施,补充全面营养,快速恢复树势。采后修剪与肥水管理,二者兼顾,才能达到健壮植株、稳产丰产的目的。
四、病虫害管理
果实采收后,果后病害主要以预防炭疽病,叶斑病,茎溃疡病为主,可以喷施咪鲜胺+克菌丹+春雷霉素,或精甲咯嘧菌酯+喹啉铜等防治真菌类和细菌类病害的药剂。
虫害主要防治白粉虱、蚜虫、鳞翅目害虫及蓟马和介壳虫的危害,防治白粉虱用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或螺虫乙酯+烯啶虫胺;防治蚜虫用烯啶虫胺+吡蚜酮,或螺虫乙酯+噻虫啉;鳞翅目害虫啃食叶片,用高氯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用甲维盐,艾绿士防治蓟马有很好的效果;介壳虫用螺虫乙酯+噻嗪酮,或甲维盐+呋虫胺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蓝莓采收后管理不能松》果树种植新技术
《温室蓝莓采后管理技术要点》大连市农科院 黄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