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0年前环球徒步第一人的潘德明,成名后突然带着遗憾人间蒸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0年前环球徒步第一人的潘德明,成名后突然带着遗憾人间蒸发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8ENOQGA05564UTQ.html

1930年,一位名叫潘德明的浙江青年,怀揣着"雪东亚病夫之耻"的梦想,加入了中国亚细亚步行团,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从上海出发,历经八年,他骑着自行车,徒步穿行于四十多个国家,不仅打破了"东亚病夫"的偏见,更在旅途中展现了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爱国情怀。

上海的一栋房子中,潘芸生在家中整理旧物,突然从一个盒子中翻找出来了许多的胶卷,上面记录了各个国家的美景,而自己的爷爷竟出现在了这些照片中,潘芸生看着这些照片,突然想起来之前自己的一位外国朋友,为自己讲述的90年前一名中国人徒步环球旅行的故事。

这位外国朋友告诉自己,这个人叫潘德明,是一个浙江人,并且它的事迹在当时的全世界都十分出名,潘芸生听到后就想,这人和自己的爷爷是一样的名字啊,现在看来,这位外国朋友所说的人就是自己的爷爷,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跟自己说过,经过各种查阅后,一个雄伟的故事呈现在了他的眼中

从小渴望探索世界

1908年,潘德明出生在了浙江湖州,长大后进入了上海南洋高级商校读书。潘德明从小就很喜欢运动,经常去爬山,去游泳,还会和朋友比赛长跑。因为他的父亲是个为外国人做衣服的裁缝,所以他从四岁开始,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英语。

在于店内外国人接触之后,潘德明知晓了许多当时国内没有的东西,知晓了外面世界的广阔与美丽,他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周游世界,可那时候,国内战火纷飞,中国这一曾经的鼎盛王朝被外人所欺凌,从此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那个年轻人的心灵,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国门,让外国人知晓中国人的能力。

为了更多与外国人接触,了解国外世界的样子,潘德明在父亲的资助下在南京开了一家名叫:“快活岭”的西餐厅,这家餐厅所在的南京四牌楼,是当地文教和商业最为繁荣的地方。因为当时出国旅游的趋势很强,很多人都开始出国留学,出国旅行,渴望出去的潘德明这下更想出国探索了,而令潘德明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1930年6月29日,中国少年“亚细亚步行团”决定从上海出发,徒步环游亚洲,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一扫当时年轻人的颓废和消极,这也是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同样喜欢探险,中国人同样拥有健壮的身体,能够长途跋涉,他们要向世人展示中国新生代的精神风貌,要破除“东亚病夫”的激进偏见,当时正是潘德明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火急火燎地跑回了家,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家人,数日之后,办理完相关手续,潘德明在杭州赶上了徒步旅行团,于是,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就此展开。

正式加入中国亚细亚步行团

队伍才刚刚出发,中途就有许多成员,因受不了苦而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当他们到达厦门的时候,队伍里已经只剩下了潘德明,李梦生,胡素娟三个人了,这段路,注定是无比艰辛的,足足走了四个多月,他们终于来到了广州,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旅行,他们终于到达了广州,也就是他们要去办签证的地方。

潘德明在广州买了些中国的明信片,比如古代建筑和名胜,潘德明把它们编成书籍,想带出国让老外们欣赏中国的风采。潘德明的脑海中还在回荡着步行团的誓言:“雪东亚病夫之耻”“以谋世界上之荣光”。

虽然队伍中只剩下三人,但他们还是顺利完成了出境的程序,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行程,越南。当时步行团的消息早在新闻上有过报道,因此,很多越南华人都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不但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待遇,还给他们提供了许多的资金,那笔钱,比潘德明见过的任何一笔都要多,他从未想过,他们为国争光的举动,会有那么多人拥护,看着华人们对自己的期盼,潘德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下去的信心,他一定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然而好景不长,步行团中的其他两人因为当地的高规格待遇,而不愿离开了。

看着其余两人沉醉于纸醉金迷中,潘德明愤怒不已,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队伍,决定独自一人去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并非东亚病夫的事实。潘德明用自己分到的钱,买了一辆脚踏车,还订做了一份足足有4公斤重的《名人留墨集》,潘德明独自一人离开了越南,前往了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

独自一人的脚踏车旅行

离开越南后,潘德明前往了新加坡,在那里,一位华侨向潘德明赠送了一台相机,随后潘德明花了半年时间,总算是抵达了印度。潘德明在印度马德里会见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伟人——泰戈尔。

泰戈尔听到潘德明的事迹后,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尊重,他们聊的十分愉快,最后一起合影留念,泰戈尔还把潘德明领到他用来上课的小屋里,在这里,每一位学员都会向潘德明跪下,亲吻潘德明的鞋面,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到达德里后,潘德明受到了甘地和尼赫鲁的接见,两人都在《名人留墨集》上签名留念。

潘德明离开印度后,决定穿过沙漠,进入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在这片荒漠之中,生活条件极为严酷,不仅温度极高,还经常会有盗匪出没。

潘德明提着一面大锣,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漫天的沙尘中穿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后,潘德明终于到达了伊朗,他会见了礼萨汗,巴列维王朝的创始人,并获得了他们亲笔签名的照片,在安卡拉,他还会见了土耳其的开国元勋凯末尔,这些二十世纪的名人,都在《名人留墨集》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到达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后,潘德明遇到了一个自称是英国兰陵公司的销售员,由于当时潘德明的名气在全世界都很大,所以对方很热情地把他的旧车回收,并且送给他一台全新的兰陵脚踏车。

不过,随着旅行的深入,那辆全新的脚踏车也不在了,接下来,潘德明只能徒步旅行了,不过潘德明并没有放弃,那之后,去过了埃及的金字塔,穿过希腊,前往土耳其,飞过瑞士,经过澳洲。

后来,他又到了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大国,在德国时,潘德明得到希特勒的接见,与张学良在英国进行了交谈,他们都在《名人留墨集》中留下了自己的签名,美国总统罗斯福亲手赠予了他一面金牌,并邀请他留在美国生活,可潘德明却拒绝了,他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家乡永远只有中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徒步

潘德明每到一处,总要作一次自我介绍,开场总是说:“我叫潘德明,是一名中国人,我现在正在徒步周游世界,途径贵国,欢迎贵国多多关照”。一路的见闻让潘德明发现,他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自己的同胞,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越是远离家乡,就越是理解血脉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海外华侨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心,潘德明一路看过来,发现中国人与黑人一样,都是被白种人欺负、劫持、杀戮的对象,他们的小屋也常常被白种人放火焚烧。中国华侨,大部分是在其他国家做苦力,做的是最辛苦、工资最低的工作,还总是受人欺负。

没有人为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的国家太贫穷了,一个弱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话语权的,包括它的人民。潘德明离开美国之后,就返回了中国上海,那个时候正是“卢沟桥”事件和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时候。潘德明在战事紧迫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人脉,动员社会各界,筹集资金,连同他在各个国家所获得的赠款,一起投入到了抗战中。

小结:

八年里,潘德明骑着自行车,走着路,到达越南、柬埔寨、走过泰国、经过马来西亚、新加坡、历经千辛万苦,他走过了印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古巴、巴拿马、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等四十多个国家,可以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危难关头站出来。在中国最贫穷的年代,潘德明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周游世界,成为了中国的一位英雄,不管什么时候,这些英雄都应该被铭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