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酒后吐血是怎么回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酒后吐血是怎么回事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jbk.39.net/ot/240410/e8odrvu.html

酒后吐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酒后吐血的可能病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1. 酒精性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受损,出现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严重时可引起肝硬化。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变性和纤维化,会导致门脉高压,进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对于酒精性肝炎引起的吐血,可以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进行治疗。

  1. 胃黏膜损伤

酒精中的乙醇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使胃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当胃黏膜受到损伤时,会引起局部血管破裂,从而导致吐血的发生。针对胃黏膜损伤引起的吐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长期饮酒会使门脉压力增高,导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扩张,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食用坚硬食物或剧烈咳嗽时,这些脆弱的静脉可能破裂并导致出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吐血,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建议下通过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方式进行止血处理。

  1.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长期酗酒可能导致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此时胃黏膜会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和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小动脉出血,严重者还会出现大呕血。对于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引起的吐血,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1. 凝血功能障碍

长期饮酒可能会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和代谢,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吐血,应立即就医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等血液制品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以及含酒精的食物,如辣椒、肥肉、啤酒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不适症状。若持续存在吐血的症状,则建议进行胃镜检查、肝功能测试和凝血功能检测,以便评估病情状况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