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迪士尼频上热搜,这类事件没人管管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迪士尼频上热搜,这类事件没人管管吗?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3OORER055040N3.html

上海迪士尼乐园一直是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近期更是因为两起事件登上热搜:一是商业摄影师被要求离园,二是有游客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的"豪华套餐"无法兑现。这些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也再次将"环迪士尼经济"这一现象推到公众视野。

商业摄影师被禁入园引发争议

前些天,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迪士尼请几名商业摄影师离园,并登记了他们的年卡信息。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迪士尼疑禁止商业摄影"的话题霸榜各平台。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迪士尼的决定:

"商业摄影师经常提前占着一个好位置不让,拍个半天。"
"在商店里用货架和玩偶做道具拍摄,顾客都没法正常购物。"
"早该管管了,路过挡到镜头了还霸道地让我们让开。"

游客遭遇第三方平台欺诈

另一起登上热搜的事件则与第三方平台有关。有游客在某第三方平台上花费7700元购买了所谓的"豪华套餐",其中包括"12项快速、5个热门演出以及花车烟花指导位"。然而,当游客入园后却发现,这些服务都无法兑现。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调解过程中,嚣张的黑导游竟然报出游客的家庭住址,公然威胁:"你看你今天能玩成吗?我就派人跟着你。"

环迪士尼经济的现状

事实上,这类事件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并不少见。经常关注乐园动态的人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热搜都与"环迪士尼经济"有关。从卖假货的小商贩,到横冲直撞的露营车,再到扫货代购的黄牛,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商拍、黑导游、黄牛、小商贩、民宿、停车场……这些构成了五花八门的环迪士尼"经济"。每次这类事件登上热搜,网友通常会分成两派:一派呼吁迪士尼加强管理,另一派则指出迪士尼没有执法权,很多事情确实难以管控。

环迪士尼经济的主要形式

小商贩:从地铁站到乐园内的"产业链"

最常见的环迪士尼经济形式是从地铁站出站口开始,一路延伸到乐园内的小商贩。他们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气球、雨衣、发箍、玩偶等。这些商品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暗藏玄机。例如,很多商贩会出售假冒的迪士尼玩偶,上迪甚至派出了很多工作人员,专门跟在商贩后面,拿着大喇叭提醒游客:"各位游客,请不要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以防上当受骗!"

有些商贩还会加价出售珍稀款、限定版的玩偶。这些玩偶经过精心包装,做工精良,真假难辨。商贩们甚至有专门的查价APP,会主动向感兴趣的游客展示全平台的二级市场价格。"这个是21年的'圣诞饼饼',我这里的价格全网最低。"商贩的话术听起来非常专业。

出租手推车的商贩一度因迪士尼对野营车的禁令销声匿迹,但几个月后又重新回归,开始出租大号"双人童车"。在乐园里,"童车"可以装货、载女朋友,或者用来占位、当作看花车巡游和烟花秀时的座椅。有网友吐槽,你永远想不到迪士尼的"童车"里装的是什么。

增值服务:第三方商拍与代结账

除了搞租售业务的商贩,环迪士尼经济还包括搞"增值服务业"的。这次登上热搜的两个事件都属于此类。

迪士尼官方的"奇妙拍摄定制服务"定价700元,服务时间为1.5小时,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游客转而购买第三方的商拍服务。而所谓的第三方,其实就是自行购买了年票的"野生"摄影师,而《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规定,游客不得进行未授权的商业拍摄。

第三方商拍、代结账对其他游客的游园体验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还在容忍范围内,黑导游的性质就恶劣多了。他们在第三方平台上往往挂着"迪斯尼"之类的"李鬼"店名,以远低于官网的价格提供提前入园、项目速通、烟花VIP位等服务,待欺骗游客付款后,又找各种借口推脱。

稍微"有良心"一点的黑导游,提供的"服务"往往也让人啼笑皆非。说好的提前入园,就是清晨6点半乐园门口集合,如此也的确能成为首批入园的游客。项目速通,被网友调侃为"高端的速通往往采取最朴实无华的手段"——黄牛硬拉着顾客,顶着排队的人流往里冲,插队到最前面,遇见较真的,黄牛帮你和他吵架。烟花VIP位,就是由黄牛提前两三个小时占领最靠前的位置,等烟花秀开始后让给顾客。

这些"服务"显然不值得花几百几千元购买,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正常游玩。去年6月,就发生过插队的黄牛撞倒5岁女孩,导致女孩面部受伤的事件。

迪士尼的应对措施

迪士尼也不是没有出手管过这些环迪士尼经济。比如针对园内野营车泛滥的情况,去年年中,迪士尼出台新规,禁止长度超过110厘米、宽度超过80厘米的各类载具入园。新规刚落地那会儿,许多游客都感慨,游玩体验好多了。然而没多久,商贩们新进了一批长宽抵近最高标准的童车,没比野营车小多少。这些"双人童车",很少真的有坐两个孩子的。大家依然用这些童车占座、载货,或者当作看花车巡游、烟花秀时的座椅。

对"代结账"的"黄牛",行事比较明显的,商店工作人员会上前劝阻,或拒绝结账。对卖假货的商贩,迪士尼也在各醒目位置都贴出了当心假货的告示,工作人员几乎就一对一地跟着商贩,用大喇叭提醒游客。但我好几次亲眼看到有游客不顾劝阻,执意从小商贩手里购买便宜的玩偶。

但迪士尼只是一家商业公司,没有执法权,其能做的也仅限劝阻、劝离等。有网友说,售假的商贩,除非被抓了现行,否则只是带着假冒伪劣产品逛乐园而已,迪士尼能拿他们怎么办?有律师表示,对明确违反游客须知规定的人,迪士尼有权让他们离园;但是否能采取取消年卡或禁入措施,仍有待商榷。对售假、黑导游等疑似违法行为,第三方销售平台需要为消费者主持公道,政府职能部门更是不能缺位,应承担起管理执法的责任。

正面案例:良性发展的环迪士尼经济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迪士尼衍生产业都这么糟心。比如这两年成为上迪停车场"平替"的秀沿路停车场,开在秀沿路地铁站旁,停车封顶只要20元/天,再坐两站地铁就能到迪士尼乐园,既为游客省了钱,又在离园高峰起到分流作用。而应对人流量增强后带来的街面治理难题,相关部门合理配置周边的人行空间、车行空间,投入相应的巡查管理人力,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环迪士尼民宿群也是一门好生意,自2016年起上海出台民宿管理办法以来,环迪士尼民宿群蓬勃发展,客房出租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带动了不少投资、消费和就业。在迪士尼的辐射下,比斯特上海购物村、薰衣草公园、季高兔窝窝亲子园、邻家露营地等周边旅游消费目的地的发展也被充分带动。

这些正面例子充分证明,在职能部门的介入下,适当而有力的监管往往能促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迪士尼乐园、第三方平台等各方共同努力,有些环迪士尼"经济"也有潜力成为"环迪士尼经济"。

本文原文来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