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塑造新优势 崂山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塑造新优势 崂山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qd.ifeng.com/c/8aeLUMjElb9

近日,青岛市崂山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崂山区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并为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揭牌。崂山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23年多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

崂山区是青岛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正重点布局七条重点产业链和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全力加速源头创新突破,不断积蓄科技创新能量。数据显示,2023年,崂山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2%、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为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7%、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80件、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178家,5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这些成绩,为崂山区在更高水平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全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力最充沛、创新生态最优质的区域之一,崂山区有驻区高校3所,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20家、专精特新企业540家、“小巨人”企业22家、省瞪羚企业47家、独角兽企业9家,企业类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97家。

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崂山区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和创新中心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会上,经政校企多方发力,已吸纳各类成员100余家的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正式揭牌。

“作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以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方向,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探索,与成员单位围绕驻区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宋欣说。

总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在崂山区和中国海洋大学支持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样本。作为激光雷达装备研发、市场销售和环境气象立体遥感系统应用领域的佼佼者,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公司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现了产品跨代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忠说,接下来,公司将面向政府公共服务+工业行业两个领域,积极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成果转化,通过激光技术赋能各行业更安全、更高效,助力崂山区、青岛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抓好重点科创平台建设,是崂山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一招。2020年12月设立的青岛产研院,正是在市、区两级支持下搭建起来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工程平台。青岛产研院执行院长赵宇波说,成立以来,该平台已孵化企业64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转移转化技术63项。截至2023年底,青岛产研院全生态累计实现在青总营收13.3亿元,在崂山区税收达到5000万元。

“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崂山区聚力实施‘繁星计划’,通过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等举措,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打造崂山样板,力争到2026年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库入库项目达到400个以上,成果就地转化孵化企业达到30家以上,示范性技术转移机构达到20家以上,技术经纪人达到300人以上,让各类科创要素在崂山区充分涌流。”崂山区科技局局长薄伟说。

新兴产业潜力迸发

产业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根本途径。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崂山区,通过塑造新优势、增强新动能、开辟新赛道,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塑造新优势——向“新”而行,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崂山区正按照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力争2024年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条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加快打造全市高端制造业新高地。为此,崂山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强区建设三年行动,全面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并以四大专业园区为龙头,重点打造松岭路科技研发区、株洲路产业创新创业区、张村河转型升级片区,逐渐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三区联动”空间格局。同时,崂山区还大力发展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力争2024年现代服务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加快成为省市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中心。

增强新动能——一方面,崂山区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信息三大赛道,打造全市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区。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聚焦产业数字化,充分发挥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今年将引导10家企业技改升级,全年工业技改增长15%以上。

开辟新赛道——崂山区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入探索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工作,统筹推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构建创新矩阵,瞄准钙钛矿、固态电池、合成生物、海洋医药等领域推出更多创新成果,提升区域新知识、新技术的产出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崂山区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到2026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突破9.5%,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4.5%,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突破400家,驻区高校院所年度成果转化项目突破1000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200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