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绵城市在校园的实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绵城市在校园的实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64896.html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强调通过自然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实现城市对雨水的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景观设计中,不仅有助于解决校园自身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还能为师生创造更加优美、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同时在社会层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开源节流,应对水挑战

(一)缓解用水紧张

校园日常运营中,绿化灌溉、水景维护以及师生的生活用水需求持续存在且用量可观。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校园发展的瓶颈之一。海绵城市理念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如在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物屋顶安装雨水收集装置,以及在校园地面建设雨水收集池等设施,能够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这些收集到的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用于校园绿化灌溉,满足植被生长的水分需求,还能补充校园内的水景用水,如喷泉、人工湖等,维持水景的美观和生态功能。如此一来,校园对市政供水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实现了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紧张的局面,确保校园用水的可持续性。

(二)优化排水防涝

传统校园景观设计中,部分路面多采用硬质铺装材料,渗水性能较差。在遭遇强降水天气时,雨水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大量积聚在路面,若校园原有的排水系统承载量有限,积水很容易超过其排水能力,进而形成内涝。这不仅会影响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的出行安全,还可能对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造成损坏。海绵城市理念倡导生态吸水与传统管渠排水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替换部分传统路面,如铺设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使雨水能够快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建设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这些设施能够暂时储存雨水,并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的渗透作用,缓慢释放雨水,削减雨水峰值流量。通过这些海绵措施,减缓了雨水在校园内的汇集速度,增强了校园对雨水的吸纳和排放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校园内涝发生的几率,保障校园在雨季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生态环境改善:构建绿色校园生态系统

(一)提升生态多样性

海绵城市理念中的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设计元素,不仅在雨水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校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通过巧妙的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能够有效收集并储存雨水,形成相对湿润的小环境。这些区域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能够吸收雨水中的养分和污染物,通过自然净化作用提升水质,同时为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适宜的栖息场所。校园内多种海绵设施的组合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例如,湿地的建设能够吸引各类水生生物栖息繁衍,与周边的陆生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师生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自然生态的魅力,深刻体会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建设中来。

(二)调节校园微气候

校园内丰富的植被和水体等 “海绵体”,对校园微气候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将根系吸收的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湿度,同时吸收热量,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水体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大面积的水体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量,在气温较高时缓慢释放,起到调节气温的缓冲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海绵城市校园中的树荫下和水岸边往往更加凉爽舒适,为师生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和学习空间。此外,通过改善校园的通风条件,促进空气的流通和交换,进一步降低了校园的热岛效应,使得校园内的气候更加宜人。这种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有助于提升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校园的吸引力和活力,同时也有利于校园内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共同促进校园环境质量和生态稳定性的提升。

教育与文化价值:培育生态文明的摇篮

(一)增强环保意识

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案例和实践平台。校园中的雨水收集设施、透水铺装、生态湿地等海绵设施,成为了学生们身边的 “绿色教材”。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亲眼观察到雨水是如何被收集、净化和利用的,了解到不同海绵设施的工作原理和生态功能,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雨水管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环保理念。这种亲身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学校还可以结合海绵城市景观,开展各类环保教育活动,如科普讲座、实践课程、课外调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环保行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使校园真正成为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一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塑造校园文化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体现了校园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绿色环保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绿色环保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师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海绵城市校园中,师生们共同参与校园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如参与雨水花园的植物种植和养护、监督海绵设施的运行情况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这种独特的校园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能够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师生和社会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鲜明特色和魅力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师生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校园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景观美学与空间优化:打造宜人校园空间

(一)丰富景观层次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打破了传统景观设计的单一模式,融入了更多自然元素和生态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景观的层次和类型。雨水花园中错落有致的植物配置,形成了高低起伏、色彩斑斓的植被景观;湿地中水生植物与水面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水域景观;透水铺装的纹理和色彩变化,为校园道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质感。这些海绵元素与校园中原有的建筑、雕塑、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师生们在校园中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园林之中,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惊喜和美感,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多样化的景观层次为师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休憩和交流空间,满足了师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校园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场所。

(二)提升空间品质

合理规划和设计海绵设施,能够对校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优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校园空间的整体品质和使用价值。例如,将下沉式绿地与校园的休闲广场相结合,既可以在雨季起到雨水收集和调蓄的作用,又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利用雨水收集池周边的地形,设置亲水平台和观景亭,使原本单调的场地变成了校园中的景观亮点和师生喜爱的休闲角落。通过巧妙的设计,海绵设施与校园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区域相互融合,实现了空间的多功能利用和有机整合。同时,海绵城市校园景观注重生态性和舒适性,为师生创造了更加健康、安全、便捷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空间的品质内涵,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理想家园。

经济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选择

(一)节约建设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大规模硬质景观建设和复杂的排水系统改造,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利用自然和生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在材料选择方面,采用透水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代替传统的不透水铺装材料,虽然透水材料的初期成本可能略高于普通材料,但从长期来看,其良好的透水性能减少了雨水排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同时降低了因积水造成的路面损坏修复费用。在排水系统方面,海绵设施如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的建设,能够有效分担雨水排放压力,减少对大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依赖,从而节约了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此外,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降低了校园对市政供水的采购量,进一步节省了用水成本。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园景观建设的总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校园景观设计,并通过校园的示范作用,能够带动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注和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可以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普基地和实践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优势,传播环保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还可以与周边社区、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通过校园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同感,鼓励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取环保行动,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可持续发展事业中,为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结论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有效缓解校园用水紧张问题,优化排水防涝体系,确保校园的水资源安全和稳定运行;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提升了校园的生态多样性,调节了校园微气候,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教育与文化价值方面,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塑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一代人才;景观美学与空间优化层面,丰富了校园景观层次,提升了校园空间品质,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宜人、富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经济与社会效益上,节约了建设成本,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校园和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推广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必然趋势,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积极实践,以打造更多绿色、生态、智慧的校园环境,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