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继电器工作原理:史上最全原理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继电器工作原理:史上最全原理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to8to.com/yezhu/z29143.html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它通过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电流,实现电路的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等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主要技术参数、触点形式以及与接触器的区别,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电器元件。

继电器工作原理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当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时,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向铁芯方向移动,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消失,衔铁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通过吸合和释放,实现了电路的导通和切断。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构造

电磁继电器的构造主要包括铁芯(A)、线圈(B)、衔铁(C)、触点簧片(D和E)等部分。其工作电路可分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控制电路由电磁铁A、衔铁B、低压电源E1和开关组成;工作电路由小灯泡L、电源E2和相当于开关的静触点、动触点组成。

在常态时,动触点D与静触点E断开,工作电路断开。当衔铁被电磁铁吸下时,动触点同时与两个静触点接触,使D、E间连通,工作电路接通,小灯泡L发光。断开开关S后,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工作电路被切断,小灯泡L不发光。

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作为一种常用且安全的电器,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 额定工作电压: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型号不同,可以使用直流或交流电压。
  • 直流电阻: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
  • 接触电阻:指继电器中接点接触后的电阻值。此电阻值一般很小,不易通过万用表测量,宜使用低阻计配合四线测量方式来测量。
  • 吸合电流或电压: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或最小电压。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

继电器的触点

触点是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触点材料、所加电压及电流值、负载类型、工作频率、大气环境等。触点接触电压(交流、直流)和接触电流直接影响触点性能。感性负载时,触点间会产生反电动势,造成触点损坏。直流转换继电器由于没有零交叉点,电弧不易减弱,触点磨损更快。

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包括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 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断开,通电后闭合。
  2. 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闭合,通电后断开。
  3. 转换型(Z型):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通电后动触点移动,使原来断开的闭合,原来闭合的断开。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区别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相似,但存在电气上的区别:

  1. 接触器用于接通或断开功率较大的负载,用在主电路中,一般带有灭弧罩。
  2.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中,用来放大微型或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以驱动较大的负载。
  3. 继电器触头容量一般不超过5A,小型继电器只有1A或2A,而接触器最小也有9A。
  4. 接触器通常有三对主触头和辅助触头,继电器触头不分主辅,有时成对设置。
  5. 继电器可与其他装置组合设计成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有附加功能,而接触器一般没有。

继电器的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多触点继电器可以同时控制多路电路。
  2. 放大:用微小的控制量控制大功率电路。
  3. 综合信号:多个控制信号输入时,可以实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实现自动化运行。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继电器的使用者很多,用途也很广泛,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特殊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