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匠人范伟群:以匠心传承紫砂艺术
紫砂匠人范伟群:以匠心传承紫砂艺术
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范伟群则是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伟群不仅继承了紫砂艺术的传统技艺,更在创作中融入了独特的艺术理念和文化内涵。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正高级高级工艺师
江苏陶艺专会委副会长
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荣获首届江苏工匠称号
首届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范家壶庄总工艺师
宜兴市丁蜀镇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江苏省物价局物特聘紫砂艺术品价格评定专家
中国紫砂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作品赏析
作品《风举荷香》
《风举荷香》是范伟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定制的原创紫砂作品。作品壶身扁圆,富有节奏变化,恰如澳门,俯视,规圆如镜,明珠璀璨;三足鼎立,横梁作把,似一瓣荷亦似作揖,兼具动势与静态之美。远观,作品有风摇莲荷的清馨,有月照半岛的灵韵,典雅含蓄,诗风画韵,大气蓬勃合一化成一把冉冉生香的紫砂壶。
范伟群以“澳门区花”·莲花彰显千古同胞之情,表达中华民族与山川同在、与天地同乐、与万物共融的情怀,朴厚真情中还蓄着深深的诚意。从这件作品中我们见到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真挚的血脉之情,见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尽之美!
作品《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壶身为四方玉玺,周正严谨;壶身底部用色泥彩塑浪波纹,且用镶金丝工艺装饰点缀浪花,金花碧浪;壶身正面用七颗宝石镶嵌,金丝连线成北斗七星,寓意会聚精英,一举夺魁;壶背面用色泥镶嵌“独占鳌头”四字,并以金丝走边镶嵌。
直嘴干净利落,壶把为龙形,拿捏顺手得势;壶盖处以立体雕与镂空雕相结合,以鳌鱼越出海面腾空为龙作钮,鳌鱼、卷浪的动势生动表达,展现争作上游,傲视四空的场面。
智慧借景,此壶以四方玉玺为壶身,展现威严权势的气魄;四边色泥绘制海浪意喻五湖四海,鳌鱼跃出;北斗七星意喻宇宙天空,寓意会聚精英,一举夺魁;整壶表达横扫群雄,独占鳌头的恢弘气势。
端如壶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此壶创意源自《水调歌头(似之、申伯、叔阳皆作,再次前韵)》中句“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壶身采用流线形体,壶把顺势上弯,壶钮同样采用流线手法表现,顺势流畅,似清风流水又似祥云一片。
此壶名为端如,从理论上讲,水,柔媚、委婉、无形;从视觉上看,云卷云舒,水光接天,进而移成画面上的“空白”,这样的简单构思,仿佛把山水风景回复到了开始,如洪荒中的婴儿啼,在“留白”的简约中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作品《法门宏光》
此壶名为《法门宏光》,整壶设计以长八方合斗上下合成壶身,制作工整对称,造型舒展大方;直咀,明快通畅,壶底足部装饰以色泥和镶金工艺表达莲花纹样,呈现稳重而又灵动之感。
三角之形取形于佛家合掌之礼,衔接处若掌捧灵珠,远观,四方棱形中似有佛光熠熠,展中华民族特色设计。
长八方口垛,平板压盖,工整齐平;壶钮为四方棱形,中间镂空一坐佛,隐其中虚实相称,禅意自成,具鲜明文脉识别性。此壶周正挺括,集中体现了器物设计的功能美、材质美、装饰美、工艺美,虚实对比强烈,装饰巧妙而点题,给人以规正而有灵动的神韵,神秘而真实的能量,开启智慧之门。
作品《丹心向阳》
作品《丹心向阳》以信仰为内涵,以紫砂为媒介,采用“太阳”、“向日葵”为文化符号展开设计,名曰《丹心向阳》。作品花瓣型通转圆口,表“向日葵”之姿,壶钮凌于壶盖之上,象“太阳”之意,亦是一片赤诚红心。观之,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作品于传统中窥见作者的创新美意,折肩圈足,肩口线与壶咀壶把无缝衔接,整体一派欣欣向荣,洒金饰之,昭示祖国欣欣向荣之美好前景。
作品《书香》
此作品灵感来源于观“大生园”中一景而作。
此壶为云纹提梁式,观其形,整个壶体似一传统建筑窗格。壶身混四方海棠型,壶身向下略收,形态与结构在方圆中巧妙过渡,乾坤和合,颇有中式建筑设计之美思;壶盖为海棠型嵌入壶身呈盖,严丝合缝,向外微拱,且以筋纹向盖顶聚收;壶腹一侧泥绘饰以清供图,色彩搭配协调,画面清晰,实而若虚;另一侧以泥代墨饰以'一壶风雅’四字。三弯流嘴顺势流畅,深藏流动之势;壶钮为云纹香几,与提梁云纹相呼应,一片祥和安逸之境。整器,提梁的“式”,壶肩停顿点的“转”,壶盖的“起”,壶身的“型”到细节的“合”,遵循紫砂“形、神、气、太”之要义。
观整器,方寸之间,亦见其境,一壶风雅,书的诗意,云的灵动,清供的意境,依势布局,虚实之间,揉捻不忘初心之妙思,古新圆融,流露出范家壶艺百年传承的袅袅书香。
江南小院之“窗内窗外”
中国园林有“壶纳天地”的说法,
此组作品为大生园拾景,
以传统花窗作构思
演绎大生园的人文和灵性。
轩窗之下,
一壶为书香袅袅,
一壶霁月清风,
壶身凹奎面如一窗栏,
空间构画,
分别展现江南园林窗内窗外之景,
构成了大生园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相、无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