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坛雀舌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匠心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坛雀舌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匠心之作

引用
1
来源
1.
http://m.bytravel.cn/produce3/91D1575B96C0820C8336.html

金坛雀舌茶,以其独特的地理标志和精湛的制茶工艺,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从茶园环境到制茶工艺,从品质特征到生产标准,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这一名茶的前世今生。

金坛雀舌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江苏省金坛市方麓茶场,始创于1983年。茶园地处茅山山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金坛雀舌茶的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

茶园环境与品质特征

金坛雀舌茶的茶园环境要求严格,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土壤pH值在4.5至6之间,土层深度需达到1米以上,底土无硬盘,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1.5%以上。

成品金坛雀舌茶条索匀整,状如雀舌,色泽绿润,扁平挺直;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朵。其独特的外形和卓越的品质,使其屡获好评。

制茶工艺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金坛市引进名优茶机械,进行金坛雀舌茶机制试验,克服了手工炒制费工多、成本高、质量不够稳定等缺陷。通过试验,还探明了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制品种,以及各炒制阶段的适宜温度。

机制金坛雀舌茶工艺流程

机制金坛雀舌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整形理条→摊凉→辉干。适合于金坛雀舌茶的机制工序的要点在于:

  1. 品种选择:龙井43、祁门槠叶种和鸠坑种为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宜品种。干茶外形形体小,状如雀舌。

  2. 工艺要点

  • 杀青:采用6CSF-30D滚筒杀青机,杀青时掌握15kg/h的投叶速度,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以100℃杀青叶质量最优,杀青均匀,无焦边。
  • 整形:选用6CDM-42型多功能机,以每次1.25~1.50kg的投叶量,槽温控制在90℃左右。以90℃处理的整形叶质量最优,整形叶扁平,色泽翠绿,香气纯正。
  • 辉干:将6CDM-42型多功能机的摆动频率调整为130次/min,槽温控制在80℃左右。所制金坛雀舌茶干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品质优良。

栽培管理

  1. 茶树栽植: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种植密度每公顷35000至55000株。
  2. 施肥: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肥料采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每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厘米以上,每公顷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1500至3000kg或农家有机肥15000kg以上。
  3.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采制工艺

  1. 鲜叶采摘
  • 采摘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
  • 采摘标准:按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不采紫芽叶、病虫危害叶。
  1.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 →杀青→摊凉→理条、整形→干燥

  2. 工艺技术要求

  • 鲜叶摊放:鲜叶进厂后,验收分级,并按级别、品种、地块分开摊放。摊放过程中,鲜叶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摊放场所应阴凉、洁净、干燥、通风。摊放厚度3cm至5cm。摊放时间4h至7h。以叶质柔软,叶色转暗绿,青草气消失、清香显露、略带花香,失重15%至20%。
  • 杀青:杀青温度为120℃至160℃,持续2至3分钟,杀透杀匀,以杀青叶叶质柔软,手握成团并能慢慢松开,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爆点,青草气消失,清香溢出为杀青适度。
  • 摊凉:杀青叶要及时摊凉散热、散发水汽,并使叶内水分重新均匀分布,摊凉时间掌握15分钟至25分钟。
  • 理条、整形:理条锅温90℃至100℃,理条程度要求茶条挺直,手捏不粘,起锅摊凉;整形锅温70℃至80℃,整形程度要求茶条扁直,基本定型,约七、八成干,起锅摊凉。
  • 干燥(煇干):锅温65℃至75℃,炒至茶条轻折即断,手捻成末、含水量在5.5%至6%时起锅摊凉。

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栗香明显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
  2. 理化指标:水分≤6.5%,水浸出物≥35.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金坛雀舌茶以其独特的地理标志和精湛的制茶工艺,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从茶园环境到制茶工艺,从品质特征到生产标准,金坛雀舌茶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