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以一敌九,彻底改变了东北的政治格局
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以一敌九,彻底改变了东北的政治格局
1593年的古勒山之战是努尔哈赤军事生涯中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在这场以一敌九的战役中,努尔哈赤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彻底改变了东北的政治格局,为后来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588年,努尔哈赤统一了满洲五部,但这仅仅是努尔哈赤崛起的一个开始。当时东北还有长白山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等部落,想要统一整个女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努尔哈赤当时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也将努尔哈赤视为最大的威胁,因而两大势力产生了战争。那,努尔哈赤是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呢?
哈达部衰落、叶赫部强盛
海西女真,生活在松花江一带。所谓的海西,指海西江,在明朝是松花江的名字。海西女真部落最早生活在松花江的支流——呼兰河一带,元末明初南迁到松嫩平原。海西女真中还融入了部分的蒙古部落,其生活习俗也介于农耕、渔猎和游牧之间,和其他的女真部落有所不同。
明朝前期,海西女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部落联盟——扈伦国。正统年间,瓦剌的脱脱不花东征女真,海西女真遭到洗劫,部落被迫南迁,逐渐形成了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
明朝后期,哈达部成为海西女真的盟主,其哈达部的王忠、王台父子在明朝的扶持下“北牧二奴,南制建州”,称雄40年。但王台晚年昏庸暴虐,为哈达部的衰落埋下了隐患。就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王台就去世了。
王台去世后,其长子扈尔干(虎尔罕赤)即位为贝勒,但第二年就病死了。随后,哈达部一分为三,分别是王台第五子孟格布禄、外妇子康古六和扈尔干子歹商(戴善)。孟格布禄承袭父职,但他只有19岁,人心不归,因而他只能依附于自己的母族,也就是叶赫部。
叶赫部的二贝勒杨佳努、清加努二贝勒便想趁机夺回自己的敕书,于是串通孟格布禄,联合蒙古对哈达部的歹商发动了进攻。哈达部是明朝扶持的棋子,明朝认为“歹商不立,则无海西;无海西,则二孽南连北结而开原危,开原危则全辽之祸不可胜道”。显然,明朝将扶持哈达作为了整个辽东边防的重点。1584年,李成梁对叶赫出兵,并诱杀了杨佳努、清加努二贝勒。
但此事因争夺敕书而起,明朝也不得不调节。随后,明朝重新分配了海西女真的敕书。哈达部获得了500道敕书,叶赫部得到了499道。几年以后,明朝再次对叶赫和孟格布禄用兵,先是1587年,明军攻孟格布禄,“拔其二栅,斩首五百余级”,接着又是1588年,李成梁再攻叶赫,斩首“五百五十四颗,得获马器以七八百计”。此战后,叶赫“城中老少皆号泣”。
但明朝的干预并没有最终阻止哈达部的衰落。1591年,叶赫部最终杀歹商,而孟格布禄被扶持为了哈达部的首领。此后,哈达部就成为了叶赫部的附庸,叶赫部也一跃成为海西四部的盟主。至此,明朝在海西女真的战略完全失败。
此后,明朝就将建州女真作为哈达部的替代者,开始扶持努尔哈赤以限制叶赫部的发展。
满洲的崛起
努尔哈赤虽然统一了满洲五部,但满洲的面积、人口和海西女真相比要小得多,因而明朝采取的政策依然是扶持建州,制约海西。努尔哈赤也极力对明朝表示忠顺,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韬光养晦,避免过早被明朝进攻;二,通过和明朝的朝贡贸易,以获得大量的财富,加速了满洲经济的发展。
随着满洲统一,满洲的国家机构也开始出现。1587年,努尔哈赤下令重建佛阿拉城。佛阿拉城原本是建州的政治中心,但在成化年间被两次摧毁。佛阿拉城位于呼兰哈达之下,三面环山,只有西北一面敞开,可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新建的佛阿拉城分为套城、外城和内城三层,内城中又设木栅。栅内是努尔哈赤的住所,内城内居住的是努尔哈赤的亲族,而外城内居住的是军队。
这一年,努尔哈赤就在佛阿拉城“自中称王”,初步建立了政权,史载:“上始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不过,努尔哈赤对外依然宣称是明朝的“都督”,例如努尔哈赤给朝鲜的国书中提到“我屡次学好,保守天朝九百五十于[余]里边疆”,回帖后署“篆之以建州左卫之印”。
1588年,有女真人侵犯柴河堡,被努尔哈赤擒拿,斩首献给明朝。1592年,日本进攻朝鲜,想以朝鲜为跳板侵略明朝。明朝大军开赴朝鲜作战,努尔哈赤为也对明朝提出“征杀倭奴,报效皇朝”。以上两点,可以证明努尔哈赤想利用明朝的扶持实现自身的发展。不仅军事上如此,经济上也是如何。
以前,东北女真各族对明朝的贸易都是通过海西女真中转。例如在马市方面,明朝在开原、清河等地设马市,而开原南北两关分别被哈达部和叶赫部控制,两部的经济实力也就最强。乌拉、辉发二部位于松花江一带,扼守着黑龙江流域到辽东的贸易限制,也可以从中获利。
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五部后,就试图控制马市。他贿赂明朝辽东的官员,将马市贸易基本改到清河一带进行,于是开原的互市贸易衰落,哈达、叶赫二部的经济遭到了巨大的冲击,连带附近的科尔沁、锡伯、扎鲁特等蒙古部落也深受其害。史称“贿边吏,改北关,从间道,开原路梗,尽并人清河,北关生计贫落”。
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五部后,控制着500道敕书,每年可以大规模了明朝进行朝贡贸易,获得貂参之利不下数万,再加上市赏、贡赏、车价等,每年的利润高达十几万。
太祖遂招徕各部,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国势日盛。与大明通好,遣人朝贡,执五百道敕书,领年例赏物。本地所产,有明珠、人参、黑狐、玄狐、红狐、貂鼠、猞狸狲、虎豹、海獭、水獭、青鼠、黄鼠等皮,以备国用。抚顺、清河、宽奠、叆阳四处关口,互市交易,照例取赏。因此满洲民殷国富。——《满洲实录》
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击败九部联军
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五部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长白山女真。长白山女真生活在长白山、鸭绿江一带,主要有鸭绿江、讷殷、朱舍里三部,他们和满洲五部同属于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最早生活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交汇的五国城一带,元末明初南迁到了图们江流域和兴凯湖一带。明初,由于朝鲜向北扩张,不断挤压建州女真的生存空间,许多建州女真被迫内迁到了苏子河一带,依附于明朝。但还有许多未迁走的建州女真被朝鲜吞并。还有部分女真长期生活在中朝边界,他们就是长白山女真。
但海西女真担心努尔哈赤的崛起会进一步威胁自身利益,因而对努尔哈赤的军事行动采取干涉,海西女真和满洲之间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1591年,努尔哈赤攻灭长白山三部之一的鸭绿江部。叶赫部贝勒为限制满洲,就试图逼迫努尔哈赤割地。他派遣使者到佛图阿拉,对努尔哈赤说:“乌喇、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言语相通,势同一国,岂有五主分建之理?今所有国土,尔多我寡,盍将额尔敏、扎库木二地,以一与我!”
叶赫部的意思有两层,一是让女真只有一个国王,努尔哈赤必须听命于叶赫部;第二,努尔哈赤必须要割让土地和人口,以表示忠诚。如此无理的要求,自然遭到了努尔哈赤的拒绝。随后,叶赫部又召集哈达、辉发两部共同对努尔哈赤施压,但均被努尔哈赤拒绝。
见努尔哈赤不肯屈服于自己,叶赫部就准备发动战争。1593年六月,叶赫部带领海西四部对满洲发起战争,努尔哈赤带兵反击,将海西军队打得狼狈而逃。但叶赫部不甘失败,于是又纠集了海西女真,以及长白山的纳殷部、朱舍里部,蒙古的科尔沁部、锡伯部、瓜尔察部,一共九个部落,组成三万人的联军对满洲发动进攻。
面对九部的疯狂进攻,努尔哈赤临危不惧,从容面对。他在对方必经之地设伏兵,在高山之山安置滚石,在河流峡谷上设横木障碍。他采取了据险诱敌,集中兵力攻敌首的战略方针。而九部联军进入满洲后,连续进攻扎喀城、黑济格城都遭到了失败,到达古勒山时已经疲惫不堪,阵型混乱。
随后,九部联军对古勒山发动围攻,努尔哈赤则让额亦都带领精锐对叶赫部发动全力进攻,叶赫部两大贝勒一死一伤。见首领战死,叶赫部的军队见状,赶紧抬着贝勒的尸体逃走。其他部落见到叶赫部溃散,也都军心溃散,一触就散。努尔哈赤见状,立即发动总攻,九部联军兵败如山倒,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此战,满洲军杀敌4000人,获战马3000匹。
古勒山之战,是努尔哈赤军事生涯中第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也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战役之一。如果古勒山之战失败了,那努尔哈赤就只能是历史上一个毫不起眼的满洲军事贵族,就如同之前的王杲一样,只是过眼云烟罢了。古勒山之战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满洲和海西的力量对比,使得满洲“军威大震,远迩慑服”。
古勒山之战后,海西女真再也没有能力干涉努尔哈赤的统一战争了。当年11月,努尔哈赤派遣额亦都进攻讷殷部,经过108天的激战,最终将讷殷部消灭。同一年,朱舍里部也被努尔哈赤消灭。自此,努尔哈赤彻底实现了建州女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