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开国十大将?有人能为元帅,有人是猛将,有人是革命元老
如何评价开国十大将?有人能为元帅,有人是猛将,有人是革命元老
1955年,我国在上将和元帅之间特别增设了大将军衔,这一军衔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表彰那些功勋卓著但资历不及元帅、又远超一般上将的将军们。当年共授予了十位开国大将,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他们中有人堪为元帅,有人是猛将,也有人是革命元老。
粟裕大将
十大将中排名第一的是粟裕,堪称实至名归,含金量最高的一位。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战绩辉煌,从苏中战役开始就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佳绩。
随后在淮海战役中更是创造了我军的辉煌战绩,共消灭敌人六十多万部队,这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为突出的战绩。而且淮海战役中粟裕所消灭的都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黄埔嫡系,与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完全不同,其战斗力和含金量是最高的。
后来指挥百万大军渡长江,也展现出了粟裕惊人的军事才华。如果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和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粟裕无疑可以作为元帅,甚至在我军中仅次于彭、林二人。
但是奈何粟裕吃了资历的亏了,因此出身低微从小兵做起,不同于林彪还是黄埔毕业军校生,粟裕是纯粹的普通小兵做起,因此在红军时期默默无闻,到抗日战争时期也只是新四军的支队副司令员和师长也就是八路军团长的级别。
直到解放战争中伴随着陈毅率领新四军主力北上,粟裕带着留守的两个纵队成立了华中解放军,这才有了粟裕独立指挥的机会,才能够创造后来的辉煌。
徐海东大将
徐海东大将就是标准的资历老功勋卓著,他是黄麻起义的参与者后来进入红四方面军也是功勋卓著。
而真正让徐海东名留青史的主要还是在于他是领导红二十五军进行长征的领导人之一,当初红军长征四路部队,其中三路都是一个方面军,只有二十五军长征是一个军单独进行。
二十五军算是为中央红军和后面所有的红军长征探路了,后来到达陕北后在张国焘搞分裂的恶劣局面下,徐海东率领的二十五军却坚决站在了中央红军和毛主席这边,徐海东主动将自己的补给和装备全部给属于中央红军,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的。
正因为红军时期这个大功,徐海东即使在八路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都因为养伤而没有立下太多战功,但是依旧是大将第二。
黄克诚大将
黄克诚大将是红三军团的重要将领,也是红三军团的代表,后来历任八路军344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一直在我军中都是一名冷静并卓有战略眼光的名将。
在抗战胜利后黄克诚是第一个提出接收东北地区的将领,也正是在黄克诚以及毛主席等人的卓越眼光下我军派遣了十万大军率先进驻东北,抢先国民党军团占领了东北北部包括哈尔滨在内的许多地区,为解放东北埋下了伏笔。
东北民主联军早期的主力也正是黄克诚的第三师,最开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十一万人,黄克诚的3师就有3万多人,可以说占据了东北出关军队的30%。
后来在解放整个东北的过程中,黄克诚也立下了重要功勋,授勋大将堪称是实至名归。
陈赓大将
陈赓大将之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严格意义上来说陈赓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有,十大将中在陈毅的评价中唯有粟、陈是可以和林、彭等元帅比较的优秀的大兵团作战指挥官,但是奈何运气不好。
陈赓本身起点很高,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长,但是奈何因为受伤被俘导致长期离开过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386旅旅长,是我军战绩最好的一个旅;解放战争时期陈谢兵团一直被中央当成一个战略集团使用,曾在中原地区大杀四方多次击败国民党军。
但是陈赓运气不好,始终没能成为野战军级别的指挥官,陈谢兵团虽然被当成一个战略集团使用但是只有十万人不到,后期就并入了中原野战军,陈赓也是中原野战军最优秀的战将。
谭政大将
谭政大将和罗荣桓元帅一样,属于政治工作的突出代表,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一线的优秀指战员。
所有人都知道我军不只是军事一线,所有军事单位都是军政一家,军事长官和政委双重领导机制,其中最优秀的就是罗帅和谭大将。
谭政大将先后担任过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四野政治部主任,四野第一副政委等职务,为四野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肖劲光大将
肖大将就是猛将的代表,曾经担任红七军团政治委员,后来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劳,他率领的南满纵队在攻打四平和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中都是猛打猛冲的代表,为解放东北奠定了基础。
后来东北野战军正式成立后,肖大将担任第12兵团司令员拥兵15万,可以说和西北野战军的总兵力都持平了,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立下了赫赫功勋,后来成为我国的海军第一任司令员。
张云逸大将
张云逸大将则是资历的代表,作为曾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功勋老臣,张云逸的资历足以和徐向前等人比较,在孙中山时代就是久负盛名的老将。
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张云逸果断投身我党,历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等职务,虽然名列大将但是因为其资历实在是太老,是真正的革命元老因此党中央特批享受元帅待遇,这是十大将中唯一一个享受元帅待遇的。
罗瑞卿大将
罗瑞卿和谭政大将一样都不是一线著名的指挥官,反而以政治工作后方工作著名,红军时期就担任过保卫部部长,擅长做后方的各种肃清匪患特务等工作,参与过石家庄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众多战役,是19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是罗瑞卿和十九兵团被统一改编为公安部队,罗瑞卿也成为了我国公安部部长和公安部队的创始人。
王树声大将
王树声同样以资历闻名,是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西路军副总指挥,徐向前徐帅的重要副手。
但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原突围中中原军区损失惨重,后来王树声历经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位,但是基本都是副职,没有再担任主要的军事主官。
许光达大将
许光达也是猛将的代表,贺龙元帅的爱将,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是红二方面军的著名猛将之一,后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
在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许光达先后参与指挥了延安保卫战,西府战役、兰州战役等战役。后来更是成为了我军首任装甲兵司令员,对我国的装甲兵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