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冬至的真正含义
冬至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冬至的真正含义
冬至,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自然时序的重要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太阳直射点开始北返的转折点。从古至今,冬至不仅是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冬至的自然与人文内涵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冬至之前虽然会降温,但并不会很冷,冬至过后,真正的寒冬来临,各地气温骤降,降雪量也会逐渐增长。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的气候特点
冬至日的时候,白天日照时长一年中最短,大地能吸收和释放的热量极少,整体温度和体感下降。冬至之后虽然日照时长会慢慢加长,但速度缓慢,再加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不断侵袭,使得气温持续低迷,较强的降雪天气便出现了。
从冬至的气温方面来看,北方西北较高的地方冬至时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东北地区冬至的时候平均气温在零下7度左右;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也在零度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在7度左右,个别高海拔地区气温会普遍偏低,河谷的地方气温会偏高,其中川西南河谷的冬至时期气温在10度以上;和河谷地区气温同样温暖的还有华南地区的“无冬区”,尤其是海南地区,冬季最低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
冬至的民俗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冬至满含期盼,又极具意蕴。这一天,随着太阳的位置最靠南边,白昼变得最短,夜晚变得最长。跟着自然的节律,感知时光脚步。一年快要走到终点,终于有时间暂时卸下疲惫,奔赴团圆。
在中国民间,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节,民间历来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南北各地风俗文化各异,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节日有历史,乏记载。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著作上鲜有记载。
据现存著作记述,周人(陕西一带)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周人的冬十一月一日岁首与现行“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日期在同阴历十一月,因此有说从周时期起周人就有在冬至(十一月)祭祀的活动。
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大如年。”(《清嘉录》)。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
冬至的起源与发展
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记载,又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汉代甚至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日子呢!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和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冬至这天,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而百姓则要向父母长辈祭拜,现在人们依旧遵循着祖辈们留下来的传统,在冬至这天祭拜祖先,祈求来年平平安安,还有吃饺子,吃羊肉等习俗。
"冬至" 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 "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另外,冬至又有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的称呼,民间则多称为"冬节"。又由于富人都过着丰厚的冬至,而穷人则只能贫苦的过夜,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俗谚。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现代科学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