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最新研究:中国饮食GI值居20国之首,与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
《柳叶刀》最新研究:中国饮食GI值居20国之首,与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
《柳叶刀》最新研究显示,中国饮食的升糖指数(GI)居20个国家之首,达到88.9,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同时,2019年《柳叶刀》发布的全球饮食领域研究也显示,中国因不良饮食模式导致的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麻辣醇香的川菜到清淡爽口的粤菜,从鲜香脆嫩的鲁菜到清鲜平和的淮扬菜,舌尖上的美味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然而,近年来,中国饮食模式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最新研究:中国饮食GI值最高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最新刊登的研究显示,在受调查的20个国家中,中国饮食的升糖指数(GI)最高,达到88.9。这一研究基于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研究(PURE)项目,涵盖了来自20个国家的127,594名参与者,其中包括4个高收入国家、11个中收入国家和5个低收入国家。
研究采用特定的有效食物频率问卷(FFQ)收集了参与者的食物和饮料摄入量,涵盖98-220种食物,并使用标准份量进行统一换算。主要暴露指标为血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
研究发现,全部参与者的血糖指数中位数为85.9,其中中国受试者有着最高的饮食GI值,高达88.9;其次为东南亚的88.2和非洲的88.0。在长达11.8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了7326例2型糖尿病。
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GI值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着显著关联。具体来说,与GI最低五分位的相比,血糖指数最高五分位的受试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5%。同时,GL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最高五分位GL的参与者比最低者的患病风险高出21%。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体重指数(BMI)组中,饮食GI值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数据显示,较低BMI的人群中,最高五分位GI组的参与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最低组高出10%;而在较高BMI的部分受试者里,这一风险将升高至23%。
2019年研究:中国饮食问题更严重
事实上,这并不是《柳叶刀》首次点名“中国饮食”。早在2019年,《柳叶刀》发布的首个全球饮食领域的大规模重磅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不良饮食有关,相当于1100万人。而中国因饮食问题造成的死亡人数位居榜首!
研究显示,全球195个国家地区人民的健康食物和营养摄入量无一达到最优标准。在15项不良饮食习惯中,引起死亡率最高的,分别是高钠(盐)饮食、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而那些被我们日常警惕的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贡献里排行靠后。
在中国,饮食问题更加严重。在全球前20名人口大国中,中国人因饮食不良造成的心血管死亡率(57.99%)和癌症死亡率(15.32%)均高居首位。而同在东亚的日本却有着最低的饮食模式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
研究显示,中国人均食盐摄入超过8克,而研究报告中提倡的最佳摄入量仅为3克;全谷物摄入仅30克左右,远达不到研究报告中提倡的最佳摄入量125克;水果平均摄入量约80克,远远不够报告推荐最佳摄入量250克。
结论与建议
慢性病并非一口吃出来的,而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既然中国饮食有着较高的GI值,平时生活中更要注意,尽量优选低GI食物并慢慢调整。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钠摄入量,增加全谷物和水果的摄入量,以改善整体饮食结构。
参考资料:
[1] Miller V, Jenkins DA, Dehghan M, et al. Associations of the glycaemic index and the glycaemic load with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127 594 people from 20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May;12(5):330-338. doi: 10.1016/S2213-8587(24)00069-X. Epub 2024 Apr 5. PMID: 38588684.
[2]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2019 May 11;393(10184):1958-1972. DOI: 10.1016/S0140-6736(19)3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