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儿肺炎,不咳嗽不发热!发现就进ICU!2招在家识别
这种小儿肺炎,不咳嗽不发热!发现就进ICU!2招在家识别
新生儿肺炎是让许多新手爸妈闻风丧胆的疾病,尤其是今年,肺炎的高发更是让家长们倍感焦虑。不同于普通肺炎,新生儿肺炎往往没有明显的发热和咳嗽症状,容易被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在早期发现新生儿肺炎的迹象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两种关键识别方法,并提供实用的预防指南。
自家娃生病,你是否有这样的遭遇?
频繁测体温、听呼吸,娃不见好心情差;
日日睡不好、吃不下,黑眼圈高高挂!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所有纠缠孩子的疾病中,肺炎最让家长闻风丧胆了,尤其今年提到肺炎就发慌。而在“肺炎家族”中,数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刚出生的宝宝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患病后病情进展快,易发展成重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
识别新生儿肺炎,两招最关键!
宝宝越小,生病越难发现,不会表达这一点就让小宝宝吃了大亏。而患了新生儿肺炎的小宝宝,反应能力差,症状不典型,可能不会出现发热、咳嗽等明显情况,往往会被家长忽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那不发热、不咳嗽,家长就没法提早发现了吗?当然不是!新生儿肺炎早期,从娃吃奶时就可以看出端倪:可能出现吃奶慢,吃奶量减少,频繁吐奶及呛奶等表现。其次,当肺炎进一步发展,宝宝就会出现吐泡泡、白沫的情况。因为小宝宝气管短窄,还不会咳嗽,就以吐泡泡的形式代替了咳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也并非所有吐泡泡的情况都是肺炎,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贪玩;
✔长牙期;
✔3个月左右唾液分泌期;
✔胃食管返流导致的口腔分泌物增多等。
那如何分辨呢?如果娃吐泡泡的同时还伴有这些症状,需警惕新生儿肺炎:拒奶、哭声低、面色发灰、口唇周围青紫、四肢发凉、呼吸急促。其中娃的呼吸状态最能说明问题,毕竟肺起到的是呼吸作用。通过以下两招,即可判断娃的呼吸是否异常:
第一招:数呼吸(判断娃呼吸是否急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第二招:看呼吸时胸壁有无明显下陷(判断娃是否出现三凹征)
肺炎宝宝在吸气时,空气不能自如地进入肺内,就会更强烈地动用呼吸肌,肋骨间、胸骨上和锁骨部位会出现凹陷,也就是三凹征。宝宝出现了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病情较为严重了!
对照以上说的这些判断方法,如果怀疑自家娃中招,及时送医。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拍胸片等方式,才能确诊,之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势必要遭一些罪了,不过痊愈后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
多数新生儿肺炎和呛奶有关!
新生儿肺炎一般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先来说说宝宝为啥得了吸入性肺炎?
原因Ⅰ:呛奶
宝宝呛奶时竖抱可能会使奶水通过气管呛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这也是新生儿患肺炎的常见原因。所以一旦呛奶,应该让宝宝侧卧,以免奶水被误吸入气道。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原因Ⅱ:分娩前、分娩时吸入羊水或胎粪
娃刚出生就患了肺炎,一般多在分娩前或分娩时引起。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如果发生缺氧,就会因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胎粪,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所以产前预防的关键就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按时做产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产科医生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而宝妈在分娩时,如果出现产程延长、脐带绕颈、宫内窘迫等各种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婴儿在这个过程中吸入胎粪或羊水,引发肺炎。所以准妈妈们在生产前,一定要关注胎动等相关情况,小心待产,积极配合医生,规避给宝宝带来一切伤害。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接下来再说说由感染导致的新生儿肺炎,这种情况其实更易避免,主要事在人为!宝宝出生后,不免很多人来看望,尤其包括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那宝宝感染的风险就增加了。
①建议对来看望新生儿的客人,尽量婉言谢绝;
②家人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洗手、洗脸、更换衣物;
③如果家里人有感冒的,一定要避免接触宝宝;
④宝妈感冒了,要戴着口罩照顾宝宝和喂奶。
要给孩子布置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活空间,注意房间的通风情况,夏季开空调要保证空调清洗干净,以免细菌散播在房间里。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给宝宝创造“无烟环境”!不管是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通通规避!
作为父母,为宝宝建立安全的屏障是首要任务,遇到疾病来袭也要沉得住气,正确应对。科大大已经把全部知识撒出来了,实操的艰巨任务就交给各位啦!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王冬辰:三甲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儿科硕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五年,专业方向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擅长儿童内科常见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