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暑:不可忽视的夏日健康威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暑:不可忽视的夏日健康威胁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18739

近期,上海持续高温,中暑病例显著增加。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隐患,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中暑的定义、分类、症状、诱因、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帮助您在炎夏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高温暑热,注意防暑
近日,上海持续遭遇高温天气,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频繁发布。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中暑病例显著增加,中暑已成为夏季一种常见的健康隐患。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中暑的分类与症状

中暑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包括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三种类型。

中暑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首先,高温环境是主要诱因,当气温过高,人体散热困难。其次,高湿度会阻碍汗液蒸发,进一步加重身体的热负荷。此外,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长时间暴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均为中暑的常见诱因。

一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影响血流和热量流失,导致体温升高,增加中暑风险。

中暑的表现

中暑的表现多样:

  • 先兆中暑可能表现为:高温环境下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四肢无力等。

  • 轻症中暑则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往往>38℃,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往往有口渴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急促、皮肤灼热、四肢湿冷、脉搏增快等症状。

  •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 如谵妄、惊厥、昏迷 )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三型。

  1. 热痉挛(Heat Cramps)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常发生在高温作业后腹部、手臂或腿部抽搐,通常发生在下肢的腓肠肌。热痉挛可以单独发生或者与热射病同时发生。

  2. 热衰竭( Heat Exhaustion)
    热衰竭主要表现为:突感全身不适、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等。主要体症为: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血压降低、中心体温不高或正常 。

  3. 热射病(Heat Stroke)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

  • 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多见于老年人及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及常见户外体力劳动、体育运动或军训时发病,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活动,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注意了,比如肌肉疼痛或抽搐、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甚至休克,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其死亡率可高达770%-80%。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42℃甚至更高。伴有皮肤灼热、昏迷、抽搐等,过高的温度会损害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

预防措施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中暑和热射病呢?

  1. 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环境
    如果需要在高温、高湿环境工作,应严格遵守高温作业规程,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预警信息,调整好作业时间,同时尽量缩短连续工作时间,最好每工作30分钟左右就到阴凉通风处休息5~10分钟,并及时补充水分。

  2. 穿着透气、轻薄的衣物
    外出时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

  3. 低脂高蛋白质摄入
    此外,可多吃水果蔬菜:如西瓜、桃子、西红柿等水果,既可补充电解质及水分,又能补充营养。

  4. 合理及时水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全日需水量轻劳动时为3-5L,重劳动时为6-8L以上,水温以8-12℃为宜。过量饮水对胃肠道负担过重,容易引起疲劳。提倡少量多次饮水,以免增加心脏和胃肠道负担,切记要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5. 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活动,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急救措施

如果不幸中暑,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

  2. 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3. 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者额头、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或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降温。

  4.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适量饮用含盐清凉饮料。

  5.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诊治。

总之,中暑虽常见,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应对,可以有效减少其带来的危害。让我们在夏日里保持警惕,呵护好自己的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中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