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品读:塞下秋来风景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品读:塞下秋来风景异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25-03/01/content_117738033.htm

范仲淹的《渔家傲》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壮阔的气象,一改唐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词风,成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出现之前的一道曙光。本文将从诗词赏析、历史背景和翻译技巧等多个维度,为您解读这首经典的边塞词。


【配图:彭靖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范仲淹描写边塞军中生活的《渔家傲》。范仲淹不以词名,但这首《渔家傲》,情感深沉,气象壮阔,一改唐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词风,可以说是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出现之前的一道曙光。

词的上阕写边塞荒凉,连大雁都没有留下的意思;“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名词叠在一起,勾勒出边塞黄昏的景象。下阕由写景转入写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足见归心之切。而酒不能解愁,战事又未停息,归家绝无可能,不论是将军还是戍卒,都无法入眠。羌管悠悠,只有在不寐中才听得见;清霜满地,只有在不寐中才看得见。羌笛、清霜相互衬托,情景交融,而所有的家国情怀、离愁别绪,都在此收束为最后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能写出这样的边塞词,与他在边塞的军旅生活经历有关。范仲淹本是文人,进士出身,26岁入仕,从政经历丰富。其人正直果敢,多次因谏被贬。1039年,西北部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朝与北宋交恶,一时烽燧四起。1040年,仁宗皇帝为平西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仲淹在西北(今延安、庆阳等地)的几年里,边塞苦寒,烽火未熄,既不能破敌建功,又不能班师归还。痛苦、焦虑、忧愁、无奈,应该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也是这首《渔家傲》的基调。尽管如此,整首词读起来,毫无沮丧颓废之感,忧愁苦闷的表象下,是忠君爱国的满腔赤诚,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许渊冲先生的翻译:

Tune: Pride of Fishermen
When autumn comes to the frontier, the scene looks drear; southbound wild geese won't stay e'en for a day. An uproar rises with horns blowing far and near. Walled in by peaks, smoke rises straight at sunset over isolate town with closed gate.
I hold a cup of wine, yet home is far away; the northwest not yet won, I can't but stay. At the flutes' doleful sound over frost-covered ground, none falls asleep; the general's hair turns white and soldiers weep.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不能简单地理解和翻译成different,从后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异”是苍凉的意思,所以,许渊冲先生将“风景异”翻译成the scene looks drear,秋到边塞,景色苍茫。

第二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是北方的大雁飞往南方的衡阳,不能理解为大雁离开衡阳,更不能翻译成Hengyang Geese。古人认为,秋天大雁南飞,不过衡阳,衡山的回雁峰因此得名。许渊冲先生删繁就简,直接译成southbound wild geese won't stay e'en for a day。

“四面边声连角起”,我们可以想象,到了傍晚关闭城门的时候,号角连声,还有呼啸的晚风夹杂着战马的嘶鸣,这就是“边声”。但是,“边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许先生译为An uproar rises with horns blowing far and near,已经相当贴切了。

“燕然未勒”背后有一个成语故事——燕然勒石。燕然,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时,大将窦宪带兵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碑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意思就是还没有破敌立功。这个成语故事很复杂,一句两句很难给外国读者解释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许先生那样,把意思抽出来译成英文the northwest not yet won(西北战事尚未打赢)。

“人不寐”并非作者自己睡不着觉,而是“今夜无人入眠”(none falls asleep)。

诗歌翻译可以说是所有文体翻译中最难的,既要传情达意,又要音韵谐美,还要营造出原诗的情境和气氛。许渊冲先生一辈子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有很多佳译佳作,这首范仲淹的《渔家傲》即是其中典范,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学习。

范仲淹最为有名的作品,还是那篇《岳阳楼记》。文章的最后一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段话不知鼓舞了多少读书人,几乎成了后世士大夫的人生信条。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范仲淹也是赞赏有加:“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