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羊肉粉:省级非遗美食的前世今生
贵州金沙羊肉粉:省级非遗美食的前世今生
贵州羊肉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在贵州,金沙、遵义、水城、兴义的羊肉粉构成了四大派系,各具特色。其中,金沙羊肉粉以汤鲜味美、浓而不腥的独特口感,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金沙羊肉粉和配菜(韩贤普 摄)
2019年,金沙羊肉粉制作技艺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据2013年修订出版的《金沙县志(1993-2013)》记载,金沙羊肉粉的发源地是沙土镇。漫步沙土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羊肉粉馆,空气中弥漫着熬制羊汤特有的鲜香。
羊肉(吴艳禹 摄)
以沙土为起点,羊肉粉逐渐演变为金沙饮食文化的精髓。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羊肉粉的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不断衍变、再生,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金沙羊肉粉。
切羊肉(吴艳禹 摄)
虽然各家羊肉粉店都有自己的秘方,但核心的制作流程基本相同,主要分为三步:煮羊肉、熬羊汤,制作油辣椒,以及最后的煮粉和调味。其中,煮羊肉、熬羊汤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选用散养的本地矮脚山羊,经过精心熬制,使得羊汤清而不浊,香浓醇鲜,羊肉熟透而不绵烂,香气馥郁却不膻腥。
浇上滚烫的羊汤(韩贤普 摄)
油辣椒的制作是第二步,选用毕节本地辣椒,晒干磨碎后佐以羊油炒制,其制作水平是判定羊肉粉味道高下的重要标准。葱花、芫荽(香菜)备好,油辣椒摆放一旁,开启第三步:抓把米粉扔进笊篱中,在滚着沸水的大锅中烫上几分钟,沥干水分,抖进海碗,放上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加入秘制的辣椒,再舀出一两勺滚烫的羊汤淋在粉上,香辣、浓郁的味道瞬间炸裂开来,最后撒上葱花、芫荽,红油与几丝青绿间,氤氲着鲜美的香气。
烫米粉(刘有飞 摄)
如今,羊肉粉已经成为金沙乃至毕节人民再平常不过的日常饮食,也逐渐衍生出了龙五爷、彭二哥、昌表叔等具有代表性的金沙羊肉粉品牌。
顾客在店内享用羊肉粉(吴艳禹 摄)
围绕一碗羊肉粉所需要的羊肉、米粉、辣椒、酱醋等原材料,金沙县规划了羊肉粉综合种养产业融合,建设以金沙羊肉粉上下游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形成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电子商务、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一碗羊肉粉带动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