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震惊!炎症竟会放大虚弱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UK Biobank 研究揭示关键关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震惊!炎症竟会放大虚弱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UK Biobank 研究揭示关键关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5-2/20250221044158728.htm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也是疾病负担的首要“元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球需要将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率降低30%,其中很大一部分挑战就来自于心血管疾病。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CVDs)就像一个 “健康大反派”,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也是疾病负担的首要 “元凶”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到 2030 年全球需要将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率降低 30%,其中很大一部分挑战就来自于心血管疾病。不过,大家也不用太害怕,因为大约 90% 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在心血管疾病的 “敌人阵营” 里,虚弱(Frailty)和炎症(Inflammation)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虚弱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就像是身体的 “零件” 开始老化,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下降,让身体变得更加脆弱,容易生病、残疾,甚至面临死亡风险。而且,虚弱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种 “剪不断,理还乱” 的关系。一方面,虚弱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也很虚弱;另一方面,长期虚弱还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一步破坏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炎症也不是个 “善茬”。正常情况下,炎症是身体的一种免疫监视反应,能帮助修复受损组织、清除有毒物质。但当它变成慢性低度炎症时,就开始 “捣乱” 了,会导致免疫系统细胞长时间 “逗留”,引发代谢异常,破坏身体的内环境稳定,还会促进各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各种炎症标志物,如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C 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和那不勒斯评分(Naples score)等,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中显示出重要价值。而且,炎症和虚弱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在加速衰老和虚弱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是,虚弱和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共同影响还不太清楚。目前用于测量虚弱的 Fried 虚弱表型,虽然应用广泛,但却没有把炎症指标考虑进去,无法评估炎症在虚弱中的作用。另外,抗炎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效果也比较有限。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炎症 - 虚弱 - 心血管疾病这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人员们踏上了探索之旅。英国的研究人员在《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Interaction effects of frailty and inflammation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from UK Biobank” 的论文。经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得出了重要结论:虚弱和炎症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而且炎症可能会放大虚弱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有害影响。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新的 “明灯”。

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开展这项研究的呢?他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招募了大量参与者,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 220,608 名最初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纳入研究。然后,根据 Fried 标准,将参与者分为非虚弱、虚弱前期和虚弱组;同时,通过计算低度炎症(INFLA)评分及其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来评估炎症水平。最后,利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虚弱表型和炎症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并进行中介分析量化炎症在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中的作用,还在相加和相乘尺度上评估两者的潜在相互作用 。

下面我们来看看研究的具体结果:

  1. 研究参与者的基线特征 :参与研究的 220,608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54.0±8.0 岁,女性占 56.1%。在基线时,只有 1.4% 的参与者有虚弱问题,32.4% 处于虚弱前期。研究发现,虚弱的参与者往往年龄更大、更胖,而且很多是烟民。他们大多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收入较低,平时也不太爱运动,患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概率更高,低度炎症评分也更高。另外,低度炎症评分高的人,肥胖、学历低、吸烟、家庭收入低和运动少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2. 虚弱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在平均长达 13.3 年的随访过程中,共有 48,978 名参与者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通过绘制累积风险曲线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虚弱组患心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最高,其次是虚弱前期组。即使在考虑了各种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后,与非虚弱参与者相比,虚弱和虚弱前期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 80.0% 和 20.3%。在不同亚组分析中发现,虚弱对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比男性更明显。而且,无论低度炎症评分处于什么水平,虚弱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都很显著,在低度炎症评分高的人群中影响最为突出。此外,通过两种敏感性分析(把心血管疾病发病前的死亡当作竞争事件,以及排除随访前 5 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都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说明研究结果很可靠。

  3. 低度炎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发现,低度炎症评分越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通过累积风险曲线、线性关系检验和 Cox 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与低度炎症评分低的人相比,中度和高度评分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而且,在各个亚组以及经过敏感性分析后,这种关联依然显著。进一步研究低度炎症评分的四个组成部分发现,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越大,其中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非线性关系,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呈线性关系。

  4. 中介分析 :中介分析的结果显示,低度炎症评分在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发病之间的中介作用比较有限。与非虚弱组相比,在虚弱组和虚弱前期组中,低度炎症评分介导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比例分别只有 4.3% 和 3.7%。同样,C 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虚弱组和虚弱前期组中介导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比例也都不高。

  5. 虚弱和低度炎症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互作用 :在相加尺度上,虽然随着虚弱程度和低度炎症评分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在上升,但两者之间的相加相互作用并不显著。然而,在相乘尺度上,却观察到了显著的相互作用。与非虚弱且低度炎症评分低的人相比,虚弱且高度炎症评分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其他不同程度虚弱和炎症评分组合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这项研究意义重大。一方面,它明确了虚弱和炎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炎症会 “火上浇油”,放大虚弱对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这提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不能只关注虚弱本身,控制炎症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虽然研究发现炎症在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限,但这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表明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如代谢失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内皮损伤等,在其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不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英国生物银行队列的数据与一般人群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有偏差;研究排除了很多数据不足的参与者,存在选择偏倚;虚弱状态和炎症标志物会随时间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变化轨迹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而且研究还可能存在志愿者偏倚,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可能比一般人更健康。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依然为我们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未来制定更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多战胜心血管疾病的 “法宝”,守护大家的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ebiotrade.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