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一个五四时期叛逆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一个五四时期叛逆女性的内心世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4568913.html

作品简介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28年发表。小说通过主人公莎菲的日记,展现了她作为五四浪潮中叛逆女性的形象。莎菲痛恨和蔑视一切旧势力,却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陷入痛苦的挣扎。她患有肺病,却放纵自己的感情,追求南洋华侨凌吉士,却又鄙视他卑劣的灵魂,最终陷入痛苦的挣扎之中。

作品分析

莎菲女士形象及其意义

莎菲女士是一个集善恶于一身,具有“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的女性形象。具体表现为:

  1. 善良果断却又刁蛮任性
  • 面对苇弟的求爱,莎菲从不欺骗和玩弄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因此她毅然地拒绝了苇弟。
  • 但另一方面,苇弟又常常受到莎菲的“打击”,她总是将苇弟弄哭自己却很得意。尽管莎菲也知道这一切是罪过,但她还是会不经意地耍小性子,甚至戏弄苇弟!
  1. 坚强自立却又苦闷沉沦
  • 莎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她勇敢地从家庭中走了出来。确实,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她并不以此自豪,而是“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
  • 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异常苦闷沉沦,她常常意志动摇,甚至借酒浇愁。例如,莎菲接到蕴姊从上海来的信后,异常绝望,明知酒对她的肺病有致命的危险,仍痛饮以消除苦闷。
  1. 向往爱情却又害怕退缩
  • 莎菲认识凌吉士后,就主动追求凌吉士,主动追求真实的爱情。如她搬家,补习英文等。同时她还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展示出来,毫不避讳自己的情欲冲动,她说:“假使他这时敢拥抱住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了出来:‘我爱你阿!我爱你阿!”她对爱情的向往由是可见;
  • 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害怕退缩,她说:“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尤其是梦见爱上凌吉士后,不断自责自己“所做的一些不是”。结果,她只能在痛苦中过活。
  1. 愤世嫉俗而又彷徨人生
  • 莎菲一听到公寓里住客们那粗大又单调的喊伙计的声音,就感到头痛;看到“那四堵粉垩的墙”,“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就感到“窒息”。她不满现状,不满平庸,反感传统习俗和社会偏见,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她不让自己与世俗同流合污;
  • 但另一方面,她又常常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她觉得人生“无意义”,甚至认为“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成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符合世俗眼光的。
  1. 热爱生命却又悲观绝望
  • 莎菲是个热爱生命的少女,她虽然有肺病,但总是希望能享受到“生的一切”,希望“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让自己的生命能无遗憾;
  • 但另一方面,她又悲观绝望,借酒浇愁,摧残身体,并只想“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意义

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它也告诉我们,以男女性爱的满足作为生活幸福的主要标志的人,她的内心是寂寞的、空虚的,而为要摆脱追求失败后的更深的寂寞和空虚,步履就显得更为沉重。

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的特点

莎菲女士独特心理,被写得细腻而大胆。小说采用日记体写成,这对坦露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极为有利。主人公在叙事、回忆中,时而思索、感慨,时而想象、梦想,时而又出现闪念、欲望等,把这个年轻知识女性的复杂个性表现十分真切。

小说在结构上的独特性

全文用散文式的日记体裁写成,行文舒缓流畅,一气呵成,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我的个人感受

这篇小说主要以莎菲女士的内心活动为主。不过,却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展示主人公美好的一面,相反,莎菲女士骄纵、虚伪,甚至有些冷血,恶作剧,所以它多半展示主人公“不好”的一面。但我从头到尾都没讨厌过她,甚至有些许理解喜欢她。她有着被爱被关注被理解的渴望,也有着得不到的失望、痛苦与无奈,同时又处在矛盾、纠结、挣扎的心境。她内心孤独、无助,可同时也是那么的真实,纵使有一些“坏”的因素,可是哪一个人心中没有些许个不好的想法呢?所以这篇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不完美但真实丰富的内心活动,而那份不完美那么是人性正常的“坏”,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