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探究法律中的排除责任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探究法律中的排除责任机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15131185.html

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是法律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对于违法者和被侵权者而言,可以主张 certain defenses against claims of violation of rights or obligations under the law 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是法律规定的,也可以是事实上的。

违法阻却事由,也称为违法抗辩,是指被告可以主张某些事实或法律规定的理由,以证明其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其行为已经合法化。例如,如果被告可以证明其行为是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或者其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那么就可以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责任阻却事由则是指被告可以主张某些事实或法律规定的理由,以证明其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其行为已经合法化,并且被告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例如,如果被告可以证明其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或者其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就可以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都是一种抗辩权,被告在诉讼中可以主张这些理由来减轻或免除其法律责任。但是,这些抗辩权并不是自动成立的,而是需要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

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是法律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被告在诉讼中减轻或免除其法律责任。


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探究法律中的排除责任机制图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涉及的法律领域也日益扩大和复杂。在法律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排除责任机制,成为法律工作者关心和探讨的焦点。本文将从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两个方面,探讨法律中的排除责任机制,以期为法律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违法阻却事由

违法阻却事由,又称排除责任事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时,可以排除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不可抗力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适用条件。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作为违法阻却事由:

  1.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行为人无法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因此不承担民事责任。

  2. 正当防卫: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的对侵害行为进行反击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免除行为人的责任。

  3. 紧急避险: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所采取的超出通常限度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免除行为人的责任。

  4.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如我国《合同法》第69条规定,因合同的履行困难或者因合同的履行会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这也可以视为一种违法阻却事由。

责任阻却事由

责任阻却事由,又称排除责任事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时,可以免除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作为责任阻却事由:

  1. 法律规定的无责任行为:如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受害人的过错是造成损害的原因之一的,行为人不负赔偿责任。这可以视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探究法律中的排除责任机制 图2

  1. 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行为:如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合同的约定明确表明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也可以视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2. 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指行为人在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提出抗辩意见,以减轻或者免除自己承担法律责任。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当事人对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错误的,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诉讼。这种抗辩事由也可以视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是法律中排除责任的重要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法律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法律立法者和执法者也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排除责任机制提供更为明确和科学的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