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下句才是重点,可惜十人九不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下句才是重点,可惜十人九不知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5G7UVP0543LPNW.html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出自《论语》的名言,千年来被无数人引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将为您揭示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以及为什么人们往往只记得上半句而忽视下半句"四海之内皆兄弟"。

信命但不认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因为《论语》是儒家经典,所以被后人所熟知。然而,很多人只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背景和深意。

故事要从一个叫司马牛的人说起。春秋时期,鲁国孔子讲学,司马牛风尘仆仆而来,拜孔子为师。原来,司马牛是宋国人,出身名门望族。但因为弟弟造反失败,全家死伤逃亡,只有他一人逃到鲁国。

司马牛虽然聪明,但总给人一种"世间皆热闹,唯我独孤独"的感觉。为了开导他,子夏邀请他参加同门讨论。当司马牛再次流露出悲伤时,子夏说了那句名震千古的话:"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夏的话并非要司马牛认命,而是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并非他的过错。紧接着,子夏又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简单来说,子夏想表达的是:一个人做事认真,待人有礼,那么天下都会是朋友,不用担心没有朋友。司马牛恍然大悟,从此不再认命,而是积极加入学术探讨,心中再无"天地之大无我容身之所"的感慨。

为何不识

这两句话都是历史名言,但为什么人们往往只记得上半句?这与古代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关。古代没有纸张文字,知识主要靠口耳相传,往往只记得只言片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些话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

从孔子的中庸之道来看,如果非要世人知道这两句话的本来含义,反而违背了儒家的教义。如今,这两句话已经演变为鼓励人们积极奋斗的精神象征,这正是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

结语

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下句,但这两句话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鼓励人们努力拼搏的内核。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