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潍坊核雕:桃核上的精妙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潍坊核雕:桃核上的精妙艺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m.wfnews.com.cn/content/2024-09/27/content_2620871.htm

潍坊核雕是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这门艺术以桃核为材料,巧妙利用其自然纹理,雕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曾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大奖。


潍坊核雕艺术家田洪波创作的核雕作品。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核雕艺术源远流长,究竟源于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中期就有它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是极为昌盛,不但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已成为皇室宫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之品。皇宫里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室大臣刻桃核艺术品,供其玩赏。当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一个核雕迷,并亲自操刀,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艺人王叔远所雕核舟是苏东坡与友泛舟游赤壁的故事,被魏学洢撰写成文《核舟记》,选在了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上,使人们对王叔远的雕刻艺术推崇备至。到了清代,核雕名将更是层出不尽,乾隆年间核雕艺人杜世元,当时被称为“鬼工”,沈君五、宋风起也是有名的核雕艺人,宋祖章、湛谷生所雕橄榄核舟也是难得之珍品,它的绝妙之处,是把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用行楷小字刻在了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进一步的升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在皇宫里的核雕艺人也受到冷落流散各地。有一绰号叫“张大眼”的核雕艺人,从京都流浪到山东诸城以卖艺为生,1880年潍县人都渭南到诸城贩卖皮货,结识了张大眼。张大眼的核雕技艺虽好,但以此维持生计却极为艰辛,在他贫困潦倒的时候,都渭南慷慨解囊,使其解脱困境,张大眼十分感激,遂把核雕技艺传给都渭南。都渭南回到家后,一心扑在核雕上,废寝忘食。他的儿子都兰桂深受影响,从小随父学艺,进步很快,不到20岁其技艺已超过父亲。都兰桂的作品很具备民间艺术的特点,布局简练、朴实大方、不拘小节、概括性强。1915年,潍坊艺人丁怀曾携核雕作品“马拉轿车”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了最优等奖牌,名扬中外,轰动一时,桃核雕刻在潍坊深深地扎下了根。

潍坊核雕观赏性强,用桃核的自然形纹,雕成鸟、兽、虫、花、鱼、人物等直观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亦可用来装饰,经民间艺人雕刻而成的扇坠、念珠、耳环、手串、纽扣等,既蕴含着大吉大利的福意,又有点缀装饰的效果;同时,鬼斧神工的核雕精品成为核雕爱好者的珍藏品。

潍坊核雕的艺术魅力在于受其材质的影响,每一粒桃核如同人的指印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核雕艺人需要细细审视桃核的每一条自然纹理,依据桃核的形纹决定雕刻的题材内容,因而每一件核雕作品都是孤品,难以复制。

2008年,潍坊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