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行业报告:国家水质监测因子增加,市场设备应用需求日益增长
水质监测行业报告:国家水质监测因子增加,市场设备应用需求日益增长
水质监测,是指依据相关标准等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和专业技能,对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评价的活动。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等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发展政策实施落地,水利部等中央部委接连发布系列政策,对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数据质量提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国内水质监测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加速推动了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质检测设备销售规模已从2017年19345台/套增长至93607台/套,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全国水质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已增至200亿元以上。
行业概况
水质监测,是指依据相关标准等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和专业技能,对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评价的活动。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零部件供应商,即为产业链中游企业提供水质监测仪器仪表生产所需的传感器及模组、电子器件及模块等零部件产品。产业链中游为水质监测设备制造及服务商,目前水质监测设备生产商占据了中游大部分市场份额。水质监测设备生产商依靠自身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客户提供仪器仪表和相关服务,服务主要包含第三方水质监测检测服务、水质监测运营服务和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等。产业链下游为水质监测设备使用者和服务群体,主要为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国家各级部门,以及供排水公司、污染源企业等具有水质监测需求的企业和机构。
产业环境
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等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发展政策实施落地,水利部等中央部委接连发布系列政策,对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数据质量提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国内水质监测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例如,2023年3月,水利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水质检测监测,重点提到,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工程要通过配套水质检测设备、建立水质化验室或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全面开展水质自检;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托区域水质检测中心等机构,加强对小型集中和分散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巡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质抽检并加强监管;有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鼓励开展水质在线检测监测。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应用,提高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并推进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中应用。
此外,《“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明确指出,在全国重点流域和地级及以上城市设置3646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开展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融合监测,支撑全国水环境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十四五”期间,国控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3646个。《“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还明确提到,加强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监测。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加强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监测,将持续推动我国水监测设备行业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市场资本开始关注水质监测领域,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热度呈现出日益攀升态势。特别是对于Ecomo、光大分析、泽妙环境、中科谱光等具有自我研发能力,且拥有一定市场积累的企业,各路资本给予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其中,Ecomo作为家庭水质监测设备研发领域代表厂商之一,在水质监测仪器加速进入个人家庭的背景下,企业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因此,2019年以来,该公司接连完成了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TCL集团、盈峰资本、顺择投资、花城创投、投控东海、天德投资等。总的来说,随着市场投资热度提升,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产业现状
环境监测是我国政府推动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国内环境监测设备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而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水质监测、烟气监测、噪声监测、生物监测、辐射监测、土壤监测等不同门类,从目前国内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品类来看,近年来水质监测设备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环境监测设备最大的一个重要分支,占据了环境检测设备市场36%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