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链转移,富士康打头阵,河南外贸暴跌,带来了什么?
苹果产业链转移,富士康打头阵,河南外贸暴跌,带来了什么?
2024年一季度,河南外贸遭遇重创,进出口额暴跌23.4%,下降额度高达485亿元。这一变化背后,折射出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大调整。
手机出口量暴跌超60%
根据郑州海关数据,2023年一季度,河南全省出口了1688万台手机,而2024年一季度仅有664万台,减少了1024万台,下降幅度超过了60%。手机出口金额也从2023年一季度的711亿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72亿元,下降幅度同样超过了60%。
苹果产业链转移加速
苹果产业链的转移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自2017年苹果提出“产业链转移”计划以来,富士康等供应商陆续在印度和越南建立生产线。2023年,印度制造的苹果产品比例已从5%-7%提升至14%,并开始代工最新款的iPhone 15。按照计划,到2028年,苹果将在印度转移25%的产能,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这一目标可能提前至2025年实现。
河南积极转型汽车制造
为了应对富士康产能转移带来的挑战,河南开始向汽车制造业转型。2021年引进的比亚迪超级工厂一期规划产能达40万辆,加上上汽在郑州的60万辆产能基地,河南汽车制造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河南汽车出口金额78.7亿元,上涨33.6%;电动汽车出口额23.3亿元,上涨109.2%。
华为、比亚迪引领产业升级
虽然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苹果产业链转移带来的损失,但华为和比亚迪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希望。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4亿台,苹果销量2.34亿台,而华为仅为2800万台。尽管差距明显,但华为的产能提升带来了技术升级和利润增长。比亚迪则凭借302万辆的年销量位居新能源汽车榜首,成为全球唯一掌握三电技术的厂商。
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完善程度已远超欧美日韩。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小米跨界造车成功,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崛起,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领域,华为则致力于打造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可以预见,未来苹果、富士康所带走的低端产能,必将被华为、比亚迪等带来的高端制造所取代。
结语
虽然产能转移不可避免地带来阵痛,但这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随着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产业的崛起,中国制造正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