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荒原狼》:人性与狼性互博的时代,诺奖作家如何走出精神绝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荒原狼》:人性与狼性互博的时代,诺奖作家如何走出精神绝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3/06/33680478_1117001424.shtml

《荒原狼》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哈利·哈勒的内心挣扎与自我救赎之旅,展现了人性与狼性的对立统一。本文将深入分析小说中的关键元素,揭示这部作品的深层寓意。

《荒原狼》是赫尔曼·黑塞写作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记录了一个名叫哈利·哈勒、绰号“荒原狼”的知识分子的一段个人冒险,哈利的身上一直存在着人性和狼性的互搏,最终他在一位舞女的指引下,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成功地自我治愈。

小说的嵌套结构里出现了一本《论荒原狼》的小册子,黑塞为什么这么写?

哈利在一个夜晚的闲逛中,在一条黑暗的小胡同里偶遇一个夜归人,从他那里得到了一本印刷粗劣、字体很小的书,就是《论荒原狼》,副标题叫“非为一般人而作”。其中说,一般人的身上都是既有狼性又有人性的,忽而成为狼,厌倦和逃离世俗;忽而成为人,被世俗生活吸引并投入之中。但“荒原狼”型的人与一般人不同,当他是狼的时候,他身上的人总在旁观判断,伺机进攻;反过来,当他是人的时候,狼也是如此。

书上说,“荒原狼”型的人非同一般,他们聪明优秀,具有独特的魅力,许多艺术家都是像“荒原狼”型的人,人们会被他们吸引,请他们做客,给他们写信,赠他们礼品,但没有人能真正接近他们。而且,这种类型的人会一直想象自杀,因为他们渴望瓦解并融入宇宙,回归本原。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能坚持着一天一天活下去,活得顽强有力,因为内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说:反正随时可以去死,我反倒要看看,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到底能够把痛苦忍受到哪一步!


哈利读完后,想起自己写过的一首诗,诗中他自怨自艾,最后一句是“我要带着可鄙的灵魂去见魔鬼”。哈利的痛苦无法缓解,只能不断诅咒自己,认为自己绝望的生活肯定不能长久,而荒原狼,最终也必然会亲手了结自己可恨的余生。

这本突然出现的《论荒原狼》,打断了哈利·哈勒的自述,对他的人格,对他痛苦的来源,以及对他生命的走向哪个方向走,都做了雄辩的分析。哈利读它,意味着他也能够分析自己的性格和精神困境了;可是,这对于缓解他的痛苦仍然无济于事,也不能把他从精神困境中彻底解救出来。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析文本。黑塞曾在1920年后,出于极端的抑郁而去向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寻求精神分析治疗,他对这段经历的评价不高。他后来说过,精神分析的确可以用一些公式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可是,所谓的专业分析虽然很有道理,但分析同治愈仍然是两回事。哈利必须去寻求其他的治愈之道。

赫尔米娜的出现,使哈利·哈勒有怎样的改变?

哈利·哈勒在一个名叫“黑鹰”的酒馆遇到了舞女赫尔米娜。她脸色苍白、头上插着一朵枯萎的山茶花,二人攀谈间,赫尔米娜称呼他为“小孩子”“小哈利”,还亲切地吩咐他擦擦眼镜片,吃点东西,喝点酒。几句话说过,哈利竟然放松了不少,感觉心里很舒服。赫尔米娜得知哈利每天就在看书、写书,或者独自旅行,就拉他去跳舞,还跟他说:复杂的事情你都会做,可是最简单的生活你却不会;你这种学者、艺术家,一肚子学问,满脑子不同寻常的事情。可你们也跟别人一样是人,你们的梦想,你们经常露出的嘲讽和戏谑,别人也有的。

赫尔米娜提醒哈利,其他人身上也有人性和狼性的对抗,像她自己就是一面干着陪舞陪酒的工作,一面看不起这种生活,时刻想要逃离。所以,哈利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那种对市民生活的强烈憎恨,其实并不说明他多么优秀,而只意味着他太在乎自己罢了。哈利说他看不起跳舞,也没有人值得他喜欢。而赫尔米娜却说哈利只是懒,懒得学跳舞,也懒得去爱一个人。爱情和市民生活一样,都是很平常的东西。

这个突然闯进哈利生活的女孩,打碎了将他与世隔绝的沉浊的玻璃罩,让他僵硬的灵魂开始呼吸;他平时读书写作,思考哲学,却没想过自己会和一个女孩跳舞,并且喜欢上她,没想过这么简单而自然的事情。这个情节,在一定意义上暗示了黑塞在1926年春天遇到妮侬,黑塞发现妮侬的出现是他生命里吹入的一缕春风,让他再次品尝到了爱情和生活的乐趣。

“魔剧院”是个怎样的地方,黑塞是基于怎样的个人经验虚构了它?

魔剧院是一个用幻术创造的环境。里有一道道门,每个门上都贴着一条神秘的标语。哈利进了一道又一道门,有的门里是一片混乱、荒芜的景象:许多汽车疾驰,有的车还装了铁甲,它们追赶行人,把他们撞倒、碾碎,或者挤烂在墙壁上。哈利觉得这画面预示的是人和机器的战争。他遇到一个老同学,老同学带他爬进一个树屋,让他拿枪居高临下扫射汽车,把杀死的人扔下悬崖,哈利惊悚地发现自己竟然觉得很爽,可是他以前一贯自以为是个和平战士!

在另一个门里,哈利看到许多女人,有的见过,有的没见过,许多是他只见过一眼就暗恋上的人,他曾想象着跟她们的各种与这些女人欢度春宵。而现在,女人唾手可得,从她们那里,爱情与梦想、愿望,一切都可以实现。

他又走进一扇写有“人物结构指导”的门,里面有个棋手,向他演示了怎样打乱自身的各种形象,从而构建变化多端的生活……进过一扇扇门后,哈利认识了自己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也有好色的一面,也有孤芳自赏的一面,也有暴力冲动的一面,也有嫉妒,也有贪婪……很多性格面向看起来很恶劣,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故事进入到魔剧院里,情节越来越离奇,有如一场越刮越猛的幻想风暴。但这种幻想也有黑塞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1926年初,黑塞意外地发现,自己很喜欢逛苏黎世的夜店,尤其是狂欢节,他喜欢在衣袋里带着许多彩色小纸屑回家,甚至把夜店舞女的照片钉在自己的写字台上。他痴迷一个美丽的舞女,就去跟她学习狐步舞和波士顿华尔兹,每当跳到酣醉,黑塞就把那个忧心忡忡、满腔愤怒的“荒原狼”人格抛到脑后,而感觉自己年轻了,内心轻盈了,又成了毛头小伙子,能大胆地追求美色和爱情。于是,他以此展开想象,设计了哈利跟赫尔米娜学跳舞,又在魔剧院里落入梦幻世界的情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