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c0a900a118b4.aspx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通过送荔枝、探使回、胡旋舞等典型事件,以微见著,含蓄委婉地总结了历史事实,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原文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
阅读全文 ∨

注释
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
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赏析

其一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刻意夸张,显示出山间宫殿之多、楼阁之富、建筑之盛,这就有力地烘托了骊山华清宫的宏伟景象。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敞开,深宫重院次第洞开。镜头随之深入,揭开一个隐秘的角落:宫内深处,杨贵妃正斜倚在皇帝的怀里,是那样娇媚,是那样柔情。

其二
此句描写了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诗人摄取了“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颇具匠心,既揭露了安禄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鸟”的妙用。

其三
此句描写的是安禄山在华清宫表演胡旋舞的情景。诗人用“云中乱拍”、“风过重峦”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安禄山在音乐伴奏下狂舞乱拍的丑态,以及舞姿的轻盈和舞场的热烈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安禄山的野心和嚣张气焰。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简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一组咏史诗。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事实,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全诗含蓄委婉,寓意精
阅读全文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