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十二章经》序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十二章经》序分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d039a65fc086

《四十二章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智慧。本文将为您解读这部经典的第一部分——序分,带您领略佛陀成道后的教义精髓。

序分

《四十二章经》序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维: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注释:

  1.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十个通号。在印度,一般用为对尊贵者之敬称,并不只限于佛教。

  2. 思惟:考虑、思索、入定。

  3. 离欲:离开欲望(情欲、食欲、淫欲),打破五欲(财、色、名、食、睡),不为它所束缚,获得自在。

  4. 寂静:指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状态称为静。

  5. 禅定:一心考物为禅,一境净念为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6. 魔道:指恶魔之行为或恶魔之世界。魔有障碍、杀害、邪恶、侵夺的意思,分内魔和外魔。内魔也即心魔,指欲望、贪嗔痴慢疑等不正确的观念,导致我们内心产生障碍。在佛经里,魔有很多种,内魔的危害更大。

  7. 四谛:谛是真理之意。四谛就是佛教中颠扑不破的苦、集、灭、道四种真理。

  8. 法轮:以轮比喻佛法,有摧破、辗转、圆满之义。

  9. 度:即渡,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大海而到达觉悟之彼岸。

  10. 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

  11. 证: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

  12. 道果: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道即菩提。果即涅槃。

  13. 比丘: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的男子。

  14. 开悟:开智悟理。

  15. 合掌:又称“合十”,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的习惯;然若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之合一,故借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的面目。

译文

佛陀世尊圆满觉悟成道后,作这样的思维:离欲寂静,这是最为殊胜的;住于大禅定中,一切妨道碍德的魔事都不能再现于心境中,降伏了诸魔道。佛陀世尊在鹿野苑中转苦、集、灭、道的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还有比丘请问了诸多疑问,请佛陀世尊抉择可否。佛陀世尊均予以教敕,使其一一开悟,诸比丘恭敬合掌,不墮不散,顺从佛陀世尊的教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