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打骨水泥的利弊
腰椎骨折打骨水泥的利弊
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而骨水泥注射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和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腰椎骨折打骨水泥治疗的利弊及相关注意事项。
优点
迅速复位与固定:骨水泥能够迅速使压缩的腰椎复位,避免了骨折部位持续受压,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创伤小恢复快: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骨水泥注射通常通过经皮穿刺和导向针进行,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避免变形驼背:腰椎骨折术后,骨水泥对脊柱的稳定和支撑作用有助于避免脊柱变形和驼背等情况的发生。
缺点
骨髓外渗与并发症:在注射骨水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骨髓外渗的情况,形成骨水泥柱,影响脊椎的生理活动,并可能导致疼痛加重。骨髓外渗还可能渗入血管,造成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如肺栓塞等。
过敏反应:骨水泥作为外来异物,可能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症状,如局部疼痛、全身过敏症状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椎体损伤风险:注射骨水泥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椎体周围的骨折或椎体塌陷,特别是在骨折较严重或应力较大的情况下。
此外,骨水泥是不可吸收的材料,长期磨损可能会对周围的腰椎造成损伤,形成退行性改变。如果患者有骨质疏松等疾病,在骨水泥治疗之后摔倒,易造成骨水泥周围骨折,增加复发骨折的风险。
腰椎骨折打骨水泥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建议仰卧位休息,可以减轻腰部的压力,有利于骨水泥的固化和骨折部位的稳定。在卧床期间,可以在腰部和臀部下方垫薄枕头,使腰部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腰部肌肉的紧张。
在术后几天,当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开始时可以先进行床上的肢体活动,如活动下肢,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膝关节的屈伸等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术后恢复期间,要避免腰部承受过重的负担,如长时间弯腰搬重物、长时间弯腰劳作等。在提重物时,应该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利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去拿。
本文原文来自有来医生